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部门 > 区统计局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统计信息 > 数据解读

潼南区2025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日期: 2025-08-21

2025年上半年潼南区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上半年,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潼南现代化建设“1132”体系架构,积极抢抓重大战略机遇,多措并举扩大内需,持续巩固经济高质量发展态势。在政策赋能驱动下,全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市,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向好态势,顺利实现“双过半”。

一、总体情况

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9%,比一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高于全市1.9个百分点,居全市第3位、主城都市区第3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2%,高于全市0.1个百分点,居全市第23位、主城都市区第11位;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8.1%,高于全市3.9个百分点,居全市第4位、主城都市区第4位;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2%,高于全市1.6个百分点,居全市第7位、主城都市区第4位。

(一)种植业增势良好,畜牧业产能好转

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2%,占GDP比重较一季度提高3.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0%,比一季度提高4.5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4.07亿元、增长3.4%,其中:农、林、渔业产值分别增长3.7%7.2%4.9%,牧业产值增速扭负为正,增长0.2%。第二季度,蔬菜、水果、中药材产量分别为62.574.750.13万吨,分别增长4.6%5.7%9.9%,分别比第一季度提高2.52.93.9个百分点;生猪、家禽出栏量增速均扭负为正,分别出栏16万头、161.37万羽,分别增长4.8%8.8%,分别比第一季度提高13.613.9个百分点;淡水产品产量9602吨、增长5.3%,比一季度提高0.8个百分点。

(二)工业经济增长平稳,制造业支撑有力

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增长7.6%,比一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高于全市2.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6.4%,拉动经济增长1.8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8%,对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为80.2%,拉动工业增加值增长6.1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0.0%,从支柱产业看:新能源及新型储能、汽车再制造及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食品及农产品加工、化工新材料产业产值分别增长121.1%43.5%33.5%15.0%,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分别下降1.4%12.9%;从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五大行业产值占比23.3%、增长49.1%,对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84.9%,拉动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8.4个百分点。

(三)服务业支撑稳固,其他服务业持续发力

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2%,高于全市1.6个百分点,高于GDP增速0.4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6%,拉动经济增长4.2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1%,高于全市1.9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2.5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4%7.9%3.0%3.7%4.3%,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80.40.20.20.1个百分点。1-5月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3.0%,高于全市13.8个百分点,其中:物业管理增长49.3%,高于全市42.5个百分点;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47.1%,高于全市33.1个百分点;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长36.5%,高于全市28.1个百分点;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33.4%,高于全市5.6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民间投资带动高效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13.1%,比一季度提高8.9个百分点,高于全市9.9个百分点,居全市第7位、主城都市区第3位。分产业看,第一、二产业投资分别增长38.4%39.4%,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3%。分登记注册类型看:民间投资增长12.0%,比一季度提高11.9个百分点,高于全市14.0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为62.6%,拉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7.6个百分点。分领域看:工业投资增长39.4%,比一季度提高10.5个百分点,高于全市26.7个百分点,居全市第6位、主城都市区第2位;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3.6%,比一季度提高2.8个百分点,高于全市22.0个百分点,居全市第12位、主城都市区第3位。

(五)消费市场运行稳定,升级类商品增长亮眼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34亿元、增长4.6%,高于全市0.1个百分点,居全市第17位、主城都市区第11位。批发业、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分别增长10.2%9.2%,分别比一季度提高1.70.7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市4.72.5个百分点;住宿业、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增长11.1%6.8%,分别比一季度提高1.61.2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市5.40.3个百分点。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6%,按所在地分:城镇增长12.6%、乡村增长52.0%;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增长17.3%、商品零售增长4.8%。在限上单位20个大类中有14类商品零售额实现正增长,其中:粮油、食品类,烟酒类,饮料类等基本生活类商品分别增长8.5%7.8%6.5%,金银珠宝类,化妆品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汽车类等升级类商品分别增长19.3%55.5%75.7%94.3%

(六)财税收支增速高于全市水平,金融市场运行稳健

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74亿元、增长10.5%,高于全市8.0个百分点,居全市第15位、主城都市区第5位,其中税收收入5.10亿元、增长10.6%,高于全市9.2个百分点,居全市第10位、主城都市区第6位。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8.28亿元、增长4.0%,高于全市1.3个百分点,居全市第12位、主城都市区第6位;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节能环保等民生支出分别增长26.6%18.3%11.1%6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663.13亿元、增长10.2%,高于全市1.8个百分点,其中住户存款549.48亿元、增长11.3%;贷款余额578.07亿元、增长12.6%,高于全市4.3个百分点。

(七)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城乡差异不断缩小

上半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09元、增长4.1%,居全市第29位、主城都市区第15位。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18元、增长3.3%,居全市第32位、主城都市区第17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91元、增长6.2%,居全市第4位、主城都市区第1位。城乡收入比持续缩小,较上年同期缩小0.05个百分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