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部门>区统计局>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统计信息>数据发布>进度数据

统计分析 第25期 潼南区2019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日期: 2019-11-05
字体:

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的复杂局面,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对重庆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扣“三大攻坚战”“八项行动计划”,狠抓“四个做大做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一、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

全区地区生产总值272.46亿元、增长8.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7.40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145.91亿元、增长12.0%,其中:工业增加值85.12亿元、增长10.2%,建筑业增加值60.80亿元、增长14.8%;第三产业增加值79.15亿元、增长6.8%。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47元、增长10.0%。

(一)农业生产整体平稳

前三季度,受天气等不利因素影响,全国、全市一产业增速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0.5、0.9个百分点,全区蔬菜、特色经果等主要农产品种植面积、产量保持稳定,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秋粮生产总体较好,农业生产保持了基本平稳,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7.4亿元、增长3.4%。

(二)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前三季度,全区上下扎实推进“工业倍增”计划,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3%,较全市高4.9个百分点;总产值255亿元、增长14.1%,主营业务收入248.97亿元、增长12.9%,实现利润总额55.52亿元、增长0.1%;工业用电量24669万千瓦时、增长5.9%;用气15024万方、增长23.8%。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72.5亿元、增长15.5%,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28.4%;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27.5亿元、增长6.2%,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50%。

(三)消费市场增势良好

随着国家减税降费、促进消费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实,消费市场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前三季度,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78亿元、增长10.8%,增速较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较全国、全市高2.6、2.2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对经济的贡献率为1.9%、较同期提高3.2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0.2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对经济的贡献率为1.5%、拉动增长0.1个百分点。旅游综合收入47.15亿元、增长42.7%,较同期提高38.9个百分点。

(四)建设领域贡献突出

前三季度,全区固定资产投资149.6亿元、增长15.1%,较全国、全市分别高9.7、9.6个百分点。从投资主体看,国有投资51.33亿元、增长39.1%,民间投资77.59亿元、增长6.5%;从投资类型看,工业投资62.34亿元、增长16.8%,其中技改投资26.95亿元,占工业投资比重43.2%;基础设施投户资46.72亿元、增长4.4%,房地产开发投资18.14亿元、增长4.6%。建筑业增加值60.80亿元、增长14.8%,占GDP比重为22.4%,对经济的贡献为34.0%,拉动经济增长3.0个百分点。

(五)财税金融平稳增长

前三季度,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8亿元、增长8.1%,税收收入8.71亿元、下降0.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9.71亿元、增长13.0%,民生支出39.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6.2%。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627.16亿元、增长8.6%,存贷比59.4%;证券交易额增长76.6%,保费收入增长9.6%。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四上”企业发展不优

前三季度,全区除房地产外的480家“四上”企业中,停报及负增长企业166户,占比达34.6%;而新增“四上”企业仅32户,其中规上工业11户、规上服务业1户,建筑业19户,房地产1户,新增企业严重不足,未能形成有效补充。

(二)产业质量亟待提升

目前,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产业集群规模普遍较小,产业链纵向延伸不够,关键环节缺失较多,产业集群竞争力普遍偏弱。传统产业亟待升级,新兴产业发展不足,特别是现有工业产业结构还不平衡,智能终端及智能硬件产业独大,占规模工业产值的42.5%。

(三)第三产业发展缓慢

前三季度,全区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9.15亿元、同比增长6.8%,较一季度、上半年分别回落1.3、0.6个百分点,较GDP 、二产业分别低2.1、5.2个百分点。一是受出行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高铁和私家车,导致公路客运周转量下降7.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4.3%,较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二是由于互联网等新兴金融组织的出现、居民投资理财渠道的增多以及居民消费理念的转变,并受全球经济下行影响,企业自身投资意愿减弱,导致金融业增加值6.23亿元、增长3.7%,较同期回落12.1个百分点;三是由于今年以来新开盘项目太少,存量房主要以尾房、车库为主,存量房的销售较去年同期出现大幅下滑,导致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17.4%,房地产业增加值7.01亿元、增长1.6%,较同期回落1.7个百分点。

三、工作建议

(一)抓基础、促规范

一是建立完善企业会计核算,各行业主管部门要按照有关要求,督促企业做好会计核算工作,摸清行业发展现状,做好所辖行业数据的分析预判;二是建立部门信息共享机制,特别是发改、招商、税务、财政等部门行政记录的共享机制,加强部门联动;三是建立和完善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秩序,形成良性竞争,做到执法监督、市场监管、税收征管一视同仁,防止企业虚报、满报、漏报。

(二)抓发展、谋长远

一是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各产业部门要熟悉产业发展规律,围绕产业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制定产业规划,争取产业项目,提高产业效益;二是全力抓好招商引资,重点引进一批竞争力强、发展长远的实体法人企业,并积极其引导升规入统,充实“四上”主体;三是注重产业融合发展,围绕企业质量和品牌建设,通过项目支持,扶持壮大一批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提升价值链,全面改造提升传统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抓服务、重落实

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建立常态式、组团式服务机制,既要关心新项目的引入跟踪,更要关心存量企业的发展,切实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和问题,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全力打造廉洁高效的政务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