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形势下行压力,区委、区政府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1-9月,我区工业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工业增速远超全国及全市,工业增速在主城区都市圈中稳定居中,但运行趋势进一步放缓,工业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
一、工业经济运行的总体情况
(一)工业经济增速远超全国及全市
今年1-9月,全区工业增加值完成85.1亿元,同比增长10.2%,较去年同期提高5.4个百分点。从196家规上工业企业报送数据来看,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5.3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国及全市4.5、4.9个百分点。但由于部分重点企业基数较高、新增不足等原因,全区工业企业增长较为乏力,规上工业增速分别较一季度和二季度回落0.7和0.3个百分点,工业经济下行趋势正逐步显现,需引起高度重视。
图1:1-9月全国、全市及潼南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走势
(二)工业对国民经济贡献更加突出
近年来,潼南工业主战场地位日趋凸显,潼南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贡献更加突出。1-9月,全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为 31 %;对全区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6.8%,比上半年和去年同期分别提高4、16.2个百分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3.3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和去年同期分别提高0.3、1.7个百分点。
表1:2019年1-月工业对GDP贡献和拉动力
(三)工业经济增速排位稳定居中
1-9月,我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排名居全市第8位,主城区都市圈第6位。在圈内较上月前进1位,较一季度后退2位,较二季度后退1位。
表2:2019年1-9月规上工业增速全市及都市圈地区排位情况
二、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产业集群均呈现增长
近年来,六大产业集群不断壮大,成为支撑和带动全区工业经济增长的骨干力量。1-9月,六大产业集群全部呈现增长,累计实现产值237.1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的93%,同比增长16.7%。其中:智能手机及智能终端产业实现产值108.3亿元,占规上工业产值的42.5%,同比增长10.2%,对全区规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33.3%,拉动规上工业增长4.5个百分点。
表3:1-9月潼南区主要产业集群工业总产值情况表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快于高技术产业
1-9月,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72.5亿元、增长15.5%,较规上工业增速高1.4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30.6%,拉动全区规上工业产值增长4.4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27.5亿元,同比增长6.2%,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50%,较去年回落3.8个百分点,低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的9.3个百分点。
(三)高能耗企业工业生产能耗占比较大
工业生产要素的保障,较好的满足了全区工业企业生产需要,工业能耗主要体现在纸业、化工等高能耗企业。1-9月全区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29.6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1.1%。其中:化工行业达21.6万吨标准煤,占规上总能耗的73.2%,万利来化工、民丰化工、立源化工分别达10.6、8.5、1.1万吨标准煤。从主要能耗产品中看,全区工业用电量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9%;工业用气1.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3.8%;新华化工因去年钛白停产搬迁,今年搬迁后钛白开始生产,用电量增长达488%,用气量增长达433.3%。
二、存在的问题
(一)关闭停产企业较多,新增动力不足
1-9月,全区196户企业中,有57户企业当月产值增速为负、59家企业累计产值增速为负,其中:26家企业已全面停产。1-9月共新增规上工业11家,新增企业产值仅实现5.2亿元,占规上产值的2%,拉动规上工业增长仅2.2个百分点,新增动力不足。
(二)工业主要产品大量减产,企业发展能力受限
从全区纳入工业产品统计范围的41种主要产品中,除增长较快的手机和精甲醇产品外。负增长的产品有21个,占全部产品的51.2%,负增长企业产品多数为传统制造产品,如砖、塑料制品、高岭土(瓷土)、商品混凝土等产品下降幅度达到30%以上。由于企业资金回笼不及时、融资难等问题影响企业发展能力受限,主要表现在应收账款增长30.3%,资产负责率46.9%,低于全市14.1个百分点。
(三)园区内与园区外企业冰火两重天
1-9月,园区内与园区外企业差距逐渐拉大,呈现冰火两重天局面。在全区196家规上企业中,园区内企业个数占规上企业的65.3%,共实现规上总产值216.1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84.7%,同比增长17.7%,对全区规上工业企业贡献率为102.4%,拉动规上工业产值增长14.6个百分点。而园区外规上企业实现产值仅38.9亿元,同比下降2.5%,拉低全区规上工业产值增速0.4个百分点。
(四)工业节能降耗不容忽视
全社会能耗涉及市对区多个重要考核指标,其中工业能耗对全社会能耗起决定性作用。1-9月,我区规上工业能耗29.6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1.1%,其主要原因由于化工行业能耗消费高、占比大,工业能耗达到10.6万吨标准煤,占全区规上企业总能耗的35.8%,同比增长18%;民丰化工能耗8.5万吨标准煤,占全区规上企业总能耗的28.7%。
(五)企业新旧动能转换困难重重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落后产能逐渐淘汰,新兴产业有待发力,新旧动能转换局面尚未形成。新动能、新产业的发展暂时还难以弥补淘汰传统落后产能对经济增长带来的不利影响。部分行业和企业仍然面临生产成本高、特别是中美贸易摩擦加剧,融资难度大、用工成本高、来自行业、市场和国内国际的环境因素挑战,以及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风险显现出的难度,使企业既要应对严峻市场挑战又要设法突破新动能纵向发展,所以面临较多实际困难。
三、建议
(一)关注停产及负增长原因,帮助企业恢复生产
通过狠抓要素保障、市场开拓、新产品研发和技术改造,强力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生产经营,减少停产企业、防止重点企业下滑,确保存量稳定增长,对全区工业增长形成拉动。重点关注我区去年新增企业和战新企业停产原因,了解企业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帮助企业走出困境。
(二)关注财务指标,围绕增加值率让全区工业提质增效
行业主管部门对我区工业运行调度和政策措施制定时,重点关注企业利润、薪酬、折旧、税金等增加值相关财务指标,找到企业存在的关键问题,让企业提质增效,切实反映好我区工业在规模、总量、效益等各方面的增长。
(三)关注培育新增企业,加快新增工业企业升规入库
新企业培育要形成梯度,每年落地建设一批、建成投产一批、新进入库一批、做大做强一批,确保年年有更多、更大的工业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达到新企业进规标准、早发挥产能。今年时间已接尽尾声,1-9月新增规上工业企业仅11家,而停产及负增长企业逐渐增多,工业经济发展急需注入新鲜血液,为全区工业增长贡献新的力量。
(四)关注基层统计工作,加快建立完善统计基础工作
一是各镇街、部门对辖区企业要做到深入了解,建立并完善联系机制,加强对企业数据催报、审核力度,加快完善企业统计台账,夯实统计基础工作。二是按照统计制度要求,基层基础工作是行业主管部门及镇街的职能职责,要进一步明确职责,真正把统计工作落实到企业中去、落实到报表中去、落实到增加值构成的各项指标中去。三是认真开展企业走访调研,摸清企业情况,及时为区委区府决策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