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部门>区统计局>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统计信息>数据发布>进度数据

统计分析第6期 潼南区一季度投资结构不合理为增长埋下隐患

日期: 2019-05-06
字体:

一季度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57.26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比1-2月下降1.8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回落4.5个百分点,增速排名位于全市第27位,虽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但仍低于合川、大足、铜梁等周边区县。

一、运行亮点

(一)制造业投资贡献突出

1-3月全区制造业投资22.90亿元,同比增长23.5%,高于全区投资增速15个百分点,贡献率达97.8%,较去年同期提高31.5个百分点,拉动全区投资增长8.3个百分点。

表1:2019年1-3月制造业投资分行业情况对比 

制造业分行业

20191-3

20181-3

占比变动

增速变动

本年完成投资(万元)

占比(%

同比增速(%

本年完成投资(万元)

占比(%

同比增速(%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70790

30.9

85.3

38211

20.6

56.6

10.3

28.7

非金属矿制品业

29523

12.9

169.7

10945

5.9

-30.6

7.0

200.3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18875

8.2

-28.2

26282

14.2

16.0

-5.9

-44.2

造纸及纸制品业

15854

6.9

-23.6

20738

11.2

159.9

-4.3

-183.5

农副食品加工业

15574

6.8

192.7

5321

2.9

152.8

3.9

39.9

金属制品业

12783

5.6

170.3

4729

2.6

105.6

3.0

64.7

仪器仪表制造业

11960

5.2

154.6

4697

2.5

-76.0

2.7

230.6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10826

4.7

362.1

2343

1.3

-34.8

3.5

396.9

汽车制造业

9672

4.2

197.6

3250

1.8

17.9

2.5

179.7

通用设备制造业

8470

3.7

413.3

1650

0.9

-67.4

2.8

480.7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7662

3.3

178.1

2755

1.5

/

1.9

/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4848

2.1

20.7

4017

2.2

67.6

-0.1

-46.9

专用设备制造业

4690

2.0

-22.2

6028

3.3

610.8

-1.3

-633.0

食品制造业

2600

1.1

-28.4

3631

2.0

269.0

-0.9

-297.4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2091

0.9

-95

41545

22.4

147.1

-21.5

-242.1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业

1801

0.8

93.7

930

0.5

/

0.3

/

纺织服装和服饰业

793

0.3

-35.5

1230

0.7

11.7

-0.4

-47.2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等制造业

160

0.1

-95.7

3713

2.0

192.4

-1.9

-288.1

其他制造业

0

0.0

-100

1050

0.6

-79.1

-0.6

-20.9

家具制造业

0

0.0

-100

923

0.5

11.7

-0.5

-111.7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

0

0.0

-100

651

0.4

57.6

-0.4

-157.6

纺织业

0

0.0

-100

634

0.3

-47.9

-0.3

-52.1

医药制造业

0

0.0

-100

168

0.1

-97.7

-0.1

-2.3

 


从制造业各行业完成投资情况来看,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较快的前三位分别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比提高10.3个百分点)、非金属矿制品业(同比提高7.0个百分点)、农副食品加工业(同比提高3.9个百分点);增速较去年同期提升较快的前三位分别是通用设备制造业(同比提高480.7个百分点)、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同比提高396.9个百分点)、仪器仪表制造业(同比提高230.6个百分点)(表1)。

(二)工业技改投资势头猛进

1-3月,全区工业技改投资完成10.48亿元,同比增长77.2%,增速较1-2月稍有回落,但总量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44.9%,较去年同期提高16.7个百分点。工业企业更加注重对劳动条件和生产环境的改造以及生产工艺和操作方法的改造。

(三)房地产开发投资回暖明显

1-3月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7.13亿元,同比增长28.5%,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28.1个百分点。开年以来,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回升,扭转去年全年的低迷态势,拉动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个百分点。

二、投资结构不合理的几点表现

(一)三次产业投资占比不合理

1-3月,全区三次产业投资占比为2.4:40.7:56.9,一产业投资占比从去年同期的5.7%下降至年底的3.8%,到今年3月,全区一产业投资占比跌至2.4%。1-3月,全区一产业投资新增项目仅1个,计划总投资2300万元,完成投资980万元。在库一产业投资项目21个,仅占全部在建项目的6.2%,完成投资1.39亿元,同比减少53.6%,降幅比1-2月扩大3.2个百分点。一产业投资新增寥寥无几,且投资规模小,库存项目中接近一半的项目处于停报状态,无力拉动增长。

(二)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1.工业投资支撑单一。1-3月,全区采矿业投资完成0.28亿元,同比下降73.5%,降幅较去年同期扩大66.5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投资0.15亿元,同比下降88.9%,降幅较去年同期扩大57.5个百分点,由于近两年来采矿业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两大领域投资持续大幅下降,导致全区工业投资增长需要大量新的制造业投入来支撑。

2.三产业投资经历结构调整阵痛。2016年以来,基础设施投资作为拉动全区第三产业投资增长的主力板块,一直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尤其是交通运输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两大领域投资总额超过三产业投资总量的50%。但从去年以来,随着三产业投资结构逐步调整,全区旅游基础设施投资出现大幅下降的局面,导致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速度从去年同期的-9.6%持续下降至今年3月的-37.4%,同时全区水利、市政设施建设领域投资下降也较为明显,形成了仅仅依靠交通运输业来拉动基础设施投资增长的局面,而基础设施增长乏力对于稳定三产业投资增速无法提供有力的支撑,形式较为严峻。

(三)投资主体结构不合理

今年以来,国有投资的高速增长与民间投资的持续低迷形成鲜明对比。从增速来看,1-3月,全区国有投资完成20.73亿元,同比增长40.6%,增幅较大,民间投资完成36.53亿元,同比下降4.0%,降幅比1-2月份收窄1个百分点,但仍低于去年同期15.7个百分点;从占比来看,民间投资占全区投资总量的63.8%,比去年同期下降8.3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幅下滑是导致国有投资扩张的主要原因。

三、意见建议

(一)抓项目促落地

一要进一步简化项目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提升服务水平,全力促进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见效。二要设立项目工作专项经费,切实保障项目特别是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和项目建设必要支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三要压实部门责任。各级部门要进一步完善项目推进机制,落实奖惩制度,多调研、多督查,要实现重大项目开工率100%。

(二)激发民间投资的活力

民间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有重要地位,代表着经济内生的增长动力,要从提振民营经济主体投资信心、健全民间投资制度环境等方面入手,鼓励民间资本多领域参与,逐步引导民间资本从房地产投资、金融投资回归实业投资,从低附加值、低利润率的传统粗加工制造业向高附加值、高利润率的高新技术产业转变,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严格控制产能过剩行业、高能耗行业投资,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三)拓宽投资领域

以开展脱贫攻坚为导向,重点围绕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强化科技支撑、推进产销衔接、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等领域采取有效方式,优化农业农村的投资环境,加快重大水利工程、高标准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准确把握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村电商、农业特色小镇等新产业、新业态的投资趋势,引导和撬动更多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来投入,使投资更具规模化,投资效益得到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