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在区委区政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下,大力推进工业经济发展,坚持“工业一业定乾坤” 发展理念,工业经济实现“开门红”。
一、工业经济总体运行情况
一季度,全区工业增加值实现24亿元,同比增长11 %,高于全国4.9个百分点、居全市第11位,渝西片区第5位。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比上月提高1.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4.5个百分点、高于全市6.7个百分点,居渝西片区第4位。
二、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工业园区企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一季度,我区工业园区南区、北区、东区共有规上工业企业121户,占全区规上工业企业个数的64.4%,比去年提高6.9个百分点;实现工业总产值64.6亿,占全区总产值的84.9%,同比增长20.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7.13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2亿元,综合能源消费量6.87万吨标准煤,从业人员1.77万人,均占全区规上工业的75%以上。
(二)工业对全区国民经济贡献和拉动作用明显
一季度,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5.1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8.8%,比去年同期提高16.2个百分点,高于一、三产业之和11.8个百分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3.7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了0.4个百分点,高于一、三产业之和的0.9个百分点。工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
(三)重点镇街工业经济增长表现突出
从我区22个镇街招商引资规上企业产值情况来看,桂林、梓潼、花岩贡献突出,贡献率在10%以上。其中桂林贡献率达到了39.5%,拉动工业总产值6.5个百分点。米心镇由于砂石企业停产关闭拉低工业总产值2.7个百分点。
一季度规上工业分镇街情况
镇街 |
企业 个数 |
工业总产值(万元) |
同期工业总产值(万元) |
同比 |
贡献率 |
拉动率 |
桂林街道 |
18 |
17.22 |
12.98 |
32.6% |
39.5% |
6.5% |
梓潼街道 |
23 |
5.09 |
3.01 |
69.5% |
19.5% |
3.2% |
花岩镇 |
4 |
3.90 |
2.57 |
51.9% |
12.4% |
2.0% |
塘坝镇 |
7 |
1.53 |
0.53 |
188.7% |
9.3% |
1.5% |
园区 |
18 |
24.35 |
23.72 |
2.7% |
5.9% |
1.0% |
崇龛镇 |
7 |
0.89 |
0.34 |
161.2% |
5.1% |
0.8% |
上和镇 |
5 |
0.74 |
0.32 |
132.6% |
3.9% |
0.6% |
玉溪镇 |
6 |
2.71 |
2.31 |
17.6% |
3.8% |
0.6% |
双江镇 |
11 |
2.77 |
2.39 |
15.9% |
3.5% |
0.6% |
田家镇 |
8 |
2.25 |
1.88 |
20.0% |
3.5% |
0.6% |
新胜镇 |
6 |
1.37 |
1.05 |
29.7% |
2.9% |
0.5% |
寿桥镇 |
6 |
1.43 |
1.21 |
17.9% |
2.0% |
0.3% |
古溪镇 |
8 |
1.14 |
0.97 |
17.2% |
1.6% |
0.3% |
五桂镇 |
6 |
1.80 |
1.64 |
9.3% |
1.4% |
0.2% |
龙形镇 |
8 |
1.13 |
1.00 |
13.4% |
1.2% |
0.2% |
小渡镇 |
8 |
0.63 |
0.50 |
25.6% |
1.2% |
0.2% |
太安镇 |
7 |
1.02 |
0.92 |
10.7% |
0.9% |
0.2% |
柏梓镇 |
4 |
0.50 |
0.45 |
9.8% |
0.4% |
0.1% |
宝龙镇 |
2 |
0.27 |
0.24 |
12.3% |
0.3% |
0.0% |
群力镇 |
5 |
0.39 |
0.37 |
5.4% |
0.2% |
0.0% |
别口镇 |
6 |
2.66 |
2.67 |
-0.3% |
-0.1% |
0.0% |
卧佛镇 |
5 |
1.72 |
1.96 |
-12.0% |
-2.2% |
-0.4% |
米心镇 |
4 |
0.60 |
2.34 |
-74.4% |
-16.3% |
-2.7% |
(四)重点行业对工业经济支撑作用明显
全区188户规上工业企业共涉及27个行业,21个行业实现增长。其中:以手机制造为主的34家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3.75亿元,同比增长14.2%,占全部规上工业产值的44.3%,拉动规上工业增长6.4个百分点,贡献率达39.1%;以洲誉新能源汽为主的8家汽车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395.1%,贡献率为30.2%,拉动规上工业增长4.9个百分点。
一季度规上工业分行业情况
行业名称 |
企业个数 |
工业总产值(万元) |
同期工业总产值(万元) |
累计同比±% |
占比 |
贡献 |
拉动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34 |
33.75 |
29.55 |
14.2 |
44.3% |
39.1% |
6.4% |
汽车制造业 |
8 |
4.05 |
0.82 |
395.1 |
5.3% |
30.2% |
4.9% |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
3 |
3.56 |
2.00 |
78.3 |
4.7% |
14.6% |
2.4%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23 |
4.26 |
3.42 |
24.6 |
5.6% |
7.8% |
1.3%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16 |
3.18 |
2.36 |
34.4 |
4.2% |
7.6% |
1.2% |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
9 |
7.91 |
7.36 |
7.5 |
10.4% |
5.1% |
0.8% |
造纸及纸制品业 |
6 |
2.01 |
1.78 |
13.2 |
2.6% |
2.2% |
0.4%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10 |
1.66 |
1.50 |
10.5 |
2.2% |
1.5% |
0.2% |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2 |
0.22 |
0.08 |
190.3 |
0.3% |
1.3% |
0.2% |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
4 |
0.69 |
0.57 |
21.8 |
0.9% |
1.2% |
0.2% |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
2 |
0.31 |
0.25 |
24.1 |
0.4% |
0.6% |
0.1%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11 |
5.11 |
5.05 |
1.2 |
6.7% |
0.6% |
0.1% |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3 |
0.22 |
0.16 |
32.9 |
0.3% |
0.5% |
0.1%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1 |
0.08 |
0.03 |
123.2 |
0.1% |
0.4% |
0.1% |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
1 |
0.20 |
0.16 |
25.4 |
0.3% |
0.4% |
0.1% |
纺织服装、服饰制造业 |
4 |
0.38 |
0.34 |
11.2 |
0.5% |
0.4% |
0.1% |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
1 |
0.08 |
0.04 |
75.8 |
0.1% |
0.3% |
0.1% |
食品制造业 |
4 |
0.74 |
0.72 |
2.5 |
1.0% |
0.2% |
0.0% |
其他制造业 |
1 |
0.07 |
0.05 |
21.9 |
0.1% |
0.1% |
0.0% |
医药制造业 |
2 |
0.24 |
0.23 |
2.5 |
0.3% |
0.1% |
0.0% |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
7 |
0.84 |
0.84 |
0.4 |
1.1% |
0.0% |
0.0% |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
1 |
0.17 |
0.17 |
-2.7 |
0.2% |
0.0% |
0.0% |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
5 |
0.36 |
0.37 |
-2.5 |
0.5% |
-0.1% |
0.0% |
家具制造业 |
7 |
0.64 |
0.67 |
-4.5 |
0.8% |
-0.3% |
0.0% |
金属制品业 |
8 |
0.99 |
1.05 |
-5.4 |
1.3% |
-0.5% |
-0.1%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4 |
0.37 |
0.48 |
-22.5 |
0.5% |
-1.0% |
-0.2% |
非金属矿采选业 |
11 |
4.02 |
5.30 |
-24.3 |
5.3% |
-12.0% |
-2.0% |
三、工业经济运行呈现的几个亮点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贡献突出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能实现从传统工业到现代工业的成功转型,也是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一季度,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规上工业企业达29家,比去年同期新增5家,实现工业总产值22.43亿元,同比增长26.6%,占规上总产值的比重为29.5%。其中洲誉新能源汽车、宝力优特、奥尔玛为代表的新兴企业飞速发展,对全区规上工业的贡献率达45%,拉动产值增长7.4个百分点。
(二)新增工业企业增长拉动有力
去年到今年一季度以来,全区共新增19家规上工业企业,新增企业实现产值9.72亿元,对全区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89.1%,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4.6个百分点。特别是誉新能源汽车、潼智能设备、与德通讯技术等企业纳入规上工业统计后,为全区工业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分别贡献28.9%、21.9%、18.3%,分别拉动4.8、3.6、3.0个百分点。
(三)工业生产要素对工业经济保障有力
一季度,全区工业用电0.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2%,较去年同期提高10.6个百分点;工业用气0.39亿立方米,增长31%,较去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全区公路货运量3.02万吨,增长11.5%,较去年同期提高7.6个百分点。
四、工业经济运行存在的几个隐忧
(一)电子信息主导产业逐渐回落
近年来,全区工业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手机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拉动,手机行业多为代加工企业,品牌低端无市场竞争力,联合会企业从15家规上企业,目前也仅存活4家。一季度,全区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工业33.75元,同比增长14.2%,较去年同期回落47.6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44.3%。目前电子信息业增速下滑,而占比仍然偏高,表明其他产业增长乏力,缺少新的增长点支撑工业经济。从今年一季度来看,如果剔除以手机为主的电子信息业,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同比增长仅5.3%。
(二)工业经济发展区域竞争力不足
一是规上企业个数较少。一季度,全区共有规上工业企业188家,较2018年的226家,净减少38家。规上企业个数比周边区县的铜梁少136家、比合川少140家、比荣昌少141家、比永川少161家、比大足少149家、比壁山少166家,渝西地区仅比南川多56家。二是经济总量仍然偏低。一季度工业增加值实现24亿,在全市排名23,渝西片区11位,仅高于南川。三是行业增加值率偏低。由于电子信息业产值占比较大且该行业增加值率仅18%,严重拉低全区增加值率。四是负增长企业较多。一季度,负增长企业36家(其中停产企业14家),占规上企业的19.1%。
(三)工业经济效益不高
一季度,规上工业资产负债率46.1%、产能利用率67.2%、利润总额增长2.9%、利润率9.3%,均低于全市以及全国平均水平。分行业利润看:全区27个行业大类中橡胶和塑料制品业、汽车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较快,分别增长200%、100%、66.7%、50%;造纸和纸制品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明显,下降幅度都在100%以上,其中造纸业利润下降达200%。分企业利润看:中防德邦、红蜻蜓、红旗杰勋、航运电力、等企业利润增长较快,增速都在100%以上,万利来、固永顺、宝力优特等主要企业利润下降幅度均超过100%以上。
(四)企业生产运营面临多种问题
从一季度工业企业景气调查来看,部分企业反映政策享受不及时或未享受优惠政策,在生产运营中面临资金紧张、用工难、订单少、产品价格下降等问题。58.3%的企业面临资金紧张的困境,货款回笼慢、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等是导致企业资金紧张的主要原因;43.6%的企业面临“用工难”的问题。27.4%的企业面临订单减少的困境;24.4%的企业反应当前产品价格过低,不利于企业运营。32.8%的企业反应当前企业产品价格仍在下降。
五、工业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
做强全区工业,不仅要注重存量企业的改造提升,更要靠招商引资的增量来支撑。做增量就要紧紧围绕六大产业做文章,一方面要在战新产业的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设备制造等领域着力,另一方面要在数字经济产业的汽车电子、智能机器人、智能硬件、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装备等领域着力,积极对接市级相关主管部门,引进产业链中的引领行业发展方向的高端企业、关键企业、关键产品,从而提升我区工业的竞争力,改善电子信息业占比过大、全区战新制造业缺乏新增长点的不利局面。
(二)加快推进引进项目的落地
有新项目投产才会有新的增长点。从近几年招商情况看,签约数量多,签约项目大,但是落到实地的企业少,因此在加大招商力度的同时应加强引进企业落地情况的跟踪监督。一方面要从土地供给、项目建设手续办理、保障电、水等要素方面给予针对性的解决,促进项目能早则早尽量早的落地。另一方面要督促项目业主按照合同约定,履行条约,扎实推进项目建设。
(三)加大运行监测和调度
一是加快入库报统。对达到规模标准的新投产项目、成长型企业加强申规业务指导,帮助企业完善基础资料,确保达到规模标准的企业顺利申报入库统计。二是加强业务指导。加强对在库企业的业务指导,做到不虚报、不瞒报、不漏报,客观反映全区工业经济发展情况。三是加大调度监测。做好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用电用气要素供给情况的调度,实时监测,保障重点企业稳定生产,持续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