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潼南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报告
2017年,潼南区委、区政府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四个做大做强”,在战略部署上“扣扣子”,在责任履行上“担担子”,在任务落实上“钉钉子”,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着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全区经济保持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稳步推进。
一、潼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展情况
根据《重庆市区县全面小康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监测显示,2017年潼南区全面小康社会总体实现程度为92.13%,较2016年提高1.45个百分点。实现程度较全市低3.67个百分点,较渝西片区低1个百分点;居全市第28,渝西片区第8。
图1:2010-2017年潼南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
单位:%
从五大板块监测结果看,经济发展、民主法治实现程度居全市中上水平,分别是96.83%、92.68%,较2016年提升0.74、0.66个百分点,居全市第10、第14,较渝西片区高1.98、3.58个百分点。因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降低,文化建设实现程度84.35%,较2016年下降5.92个百分点,居全市第26,较渝西片区低2.1个百分点。民生福祉实现程度较高,达95.83%,较2016年提高0.25,但仍居全市末位,较渝西片区低1.67个百分点。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程度84.24%,较2016年提高9.2个百分点,提高幅度较大,居全市第32,较渝西片区低4.69个百分点。
图2:2017年潼南区实现程度与渝西片区对比
单位:%
从28项具体监测指标看,全区共有20项指标实现程度超过90%,较2016年增加1项指标(生活垃圾处理指数),其中15项已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准;5项指标实现程度不到80%,特别是森林覆盖率和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45.87%和46.75%。总体来看,潼南实现小康社会进程稳步推进,但部分指标距离建成小康社会标准仍有较大差距。
二、潼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特点
(一)经济发展稳步增长
2017年,潼南区经济发展稳步增长,GDP实现334.01亿元,增长9.1%;人均GDP(2010年不变价)达到35816元,达到小康标准;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83.81%,较上年提高1.36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36.54万元/人,是小康水平的1.5倍;城镇失业率1.4%,远小于6%的目标值,稳步达到小康标准;人口不断聚集,常住城镇化率达52.24%,提升1.85个百分点,提升幅度居全市第3。
(二)民主法治不断完善
2017年,民主法治不断完善,为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区委区府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社会综合治理,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刑事犯罪人数(判决生效)541人;拥有律师及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数89人,较2016年增加12人;交通、火灾、工矿事故死亡人数10人,较2016年减少8人;志愿队伍持续壮大,2017年注册志愿者人数16.9万人,较2016年增加0.32万人。
(三)文化产业发展缓慢
2017年,文化建设实现程度84.35%,较2016年降低5.92个百分点。全区文化投入不断增多,公共文化财政支出0.96亿元,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135.67元,增长13.5%;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拥有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2.46万平方米,每万人拥有“三馆一站”建筑面积343.86平方米;文化传播覆盖面继续扩大,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56%,连续5年在小康标准之上。但文化产业发展缓慢,其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1.4%,距小康标准3%还有较大差距。
(四)人民生活更加富裕
2017年,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全体居民收入22541元,增长12.4%,增速居全市第一;人民生活更加富裕,恩格尔系数38%,降低1.3个百分点;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倍差2.20,下降0.01个百分点;居住环境不断改善,人均住房使用面积47.7平方米,接近小康标准的2倍;城乡医保参保率、初中小学阶段学生升学率以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实现程度均达到100%,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实现程度95.83%。
(五)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2017年,全区生态文明实现程度84.24%,较2016年提高9.2个百分点,全市排名提升5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大幅增加,比率达78.1%,较2016年提高10.1个百分点;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8%,较去年提高2.7个百分点;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的行政村比例大幅增长,达到86%,较2016年提高29.5个百分点,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三、潼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关注的问题
(一)实现程度依然较低
2017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居全市第28,渝西片区第8。其中经济发展实现程度居全市第10,渝西片区第6;民主法治实现程度居全市第14,渝西片区第5;文化建设实现程度居全市第26,渝西片区第7;民生福祉实现程度居全市第37,渝西片区第12;生态文明实现程度居全市第32,渝西片区第9。总体实现程度居全市中下水平,民生福祉和生态文明实现程度更是居全市末位。
(二)产业结构还需优化
2017年,三次产业结构:16.2:56.0:27.8,二三产业占比83.8%,较2016年提升1.36个百分点,但距离90%的目标任务差距较大。由于潼南农业发展优势较强,虽然一产业占比不断下降,二产业占比持续增长,但三产业发展动力不足,占比不升反降,全区经济后续发展形势不容乐观,一产业占比将难以在短时间内降到10%以内。
(三)文化产业占比极低
2017年,文化产业增加值4.68亿元,占GDP比重为1.4%,较2016年下降0.45个百分点,距离3%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实现程度为46.75%,较2016年下降14.92个百分点,严重影响文化建设实现小康进程。
(四)公共资源较为缺乏
一是公共交通服务指数较低,实现程度仅72.47%,拥有客运车辆数不足,城市公共交通资源欠缺;二是全区仅拥有公共图书馆,无博物馆,且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较少,万人拥有“三馆一站”建筑面积343.86平方米,实现程度为85.96%;三是专业人才引进较难,拥有职业医师人数较少,每千人拥有职业医师数仅1.36人,实现程度69.96%,较目标值1.95人有较大差距;四是环境资源明显不足,森林、绿地面积较少,全区森林覆盖率仅21.1%,实现程度不足5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8平方米,实现程度仅79.94%。
四、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建议
(一)加快经济发展步伐,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一是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核心,坚持“四个做大做强”,紧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发展趋势,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狠抓企业质量和品牌建设。二是强化技术和市场“双驱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提升价值链,积极引导农业向二三产业转换,促进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二)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丰富居民文化生活
一是加大财政文化投入力度,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政府购买服务为带动坚持政府引导与民间投入相结合,促进公共文化资源向基层延伸,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二是依托大佛寺、菜花节、太安鱼等丰富的旅游资源,挖掘文化内涵,发展特色文化休闲旅游业,快速提升文化产业;三是不断发展壮大广播影视、演艺娱乐等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创意设计、软件服务等新兴文化产业,形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步快速发展,进一步增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
(三)加大公共资源投入,提升人民生活质量
一是较大公共交通资金投入,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公共交通网络,方便群众出行;二是加强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构建平安、和谐生活环境;三是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因地制宜开展退耕还林工作,提高森林覆盖率;四是加快中央公园、运河公园、人民生态公园等建设进程,建好一批生态湿地,构建绿色生态屏障,提升人民生活质量。
(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一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快推进“千名硕士进潼南”行动计划,有针对性的引进高学历、高技术人才,尤其是律师、执业医师等紧缺型人才,逐步扩大人才队伍;二是强化人才管理,创造适宜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健全和完善人事管理制度,坚持拥事业留人、待遇留人和感情留人,并加大继续教育培训力度,提升人才队伍素质。
附件:2017年潼南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结果
附表: |
|||||
2017年潼南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结果 |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单 位 |
目标值 |
2017年分值 | |
一、经济发展 |
1 |
人均GDP(2010年不变价) |
元 |
比2010年 |
100.00 |
2 |
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 |
≥90 |
93.13 | |
3 |
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
万元/人年 |
≥24 |
100.00 | |
4 |
城镇人口比重 |
% |
≥60 |
87.07 | |
5 |
城镇失业率 |
% |
≤6 |
100.00 | |
6 |
单位GDP能源消耗(2010年不变价) |
吨标准煤/万元 |
≤0.606 |
100.00 | |
二、民主法治 |
7 |
每万人口拥有律师 |
人 |
≥1.5 |
82.90 |
8 |
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居民人口比例 |
% |
≥13.5 |
100.00 | |
9 |
社会安全指数 |
% |
=100 |
91.87 | |
三、文化建设 |
10 |
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 |
元 |
≥120 |
100.00 |
11 |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 |
≥3 |
46.75 | |
12 |
每万人拥有“三馆一站”建筑面积 |
平方米 |
≥400 |
85.96 | |
13 |
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 |
% |
≥99 |
100.00 | |
四、民生福祉 |
14 |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 |
元 |
比2010年 |
100.00 |
15 |
恩格尔系数 |
% |
≤40 |
100.00 | |
16 |
城乡居民收入比 |
以农为1 |
≤2.8 |
100.00 | |
17 |
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 |
平方米 |
≥27 |
100.00 | |
18 |
公共交通服务指数 |
% |
=100 |
72.47 | |
19 |
城乡医保参保率 |
% |
≥95 |
100.00 | |
20 |
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医师数 |
人 |
≥1.95 |
69.93 | |
21 |
初中、小学阶段学生入学率 |
% |
≥98 |
100.00 | |
22 |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
‰ |
≤12 |
100.00 | |
23 |
农村贫困人口数 |
人 |
=0 |
99.63 | |
五、生态文明 |
24 |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
% |
≥80 |
97.63 |
25 |
地表水水环境达标率 |
% |
=100 |
100.00 | |
26 |
森林覆盖率 |
% |
≥46 |
45.87 | |
27 |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
平方米 |
≥16 |
79.94 | |
28 |
生活垃圾处理指数 |
% |
=100 |
97.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