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部门>区统计局>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统计信息>数据发布>进度数据

潼南区汽车消费现状分析

日期: 2018-10-30
字体:


潼南区汽车消费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增长,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消费水平日益提升,购买力的逐步增强,很多家庭对汽车的消费需求与日俱增,汽车正快速步入平常百姓家。因此,对潼南区汽车消费现状进行分析,探寻影响汽车消费因素,有助于促进我区汽车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一、潼南区汽车消费市场快速发展

(一)汽车消费市场增速加快

2018年1-9月全市限额以上汽车销售企业实现零售额5.3亿元,同比增长18.3%。对潼南区15家重点监测汽车销售企业的监测,共销售汽车4684辆,同比增长2.8%。

(二)小排量车备受青睐

从目前对汽车消费市场监测的情况来看,15家重点监测企业销售高(20万及以上)、中(10-20万元)、低(10万元及以下)价位车分别600、1500、2400余辆,分别占总量13.5%、34.1%、52.3%。全区居民家庭的私人轿车是外系品牌汽车占主导地位,以大众、日系为代表的外系品牌汽车居多;价格上,单价在10-15万元之间的中低档、小排量汽车较受欢迎,消费者的选择更加理智。

(三)汽车市场规模不断壮大

汽车服务商主要聚集在金潼大道两侧,汽车零售市场已形成一定规模。2018年前三季度,汽车销售行业共吸纳就业人员394人,缴纳税金821余万元(不含车辆购置税)。在汽车销售行业的带动下,汽车维修、汽车相关产品、石油制品等相关行业也得到很大的发展。机动车快速增长拉动石油及制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3.3亿元,同比增速8.6%,两类商品合计实现零售额8.5亿元,占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的60.7%,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5.1%。

二、汽车消费快速发展的原因

(一)居民购买力显著提升是购车的基础

随着潼南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人均收入也持续增加。2017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923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4026元。居民消费能力增强是汽车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

(二)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创造了驾车环境

近年来, 我区的交通条件日新月异,城市建设发展较快。金潼大道、巴渝大道、奋进大道、站前大道横贯南北;成渝高速、在建潼荣高速等,特别是涪江大桥工程已通车,驾车出行条件大为改善。随着潼南“五创”、文明城市建设工作的稳步推进,交通秩序明显改善,为驾车者创造安全和舒适的环境。

(三)汽车产品结构调整促进了消费需求

生产厂家根据消费者需求和市场导向,生产适销对路的汽车产品,如中低价格、款式新颖、节能环保的小排量汽车,深受消费者青睐。1-9月,潼南中低价格汽车销售量达到4000余辆,占全部汽车销售总量的86.4%。

(四)汽车销售商家营销文化理念的创新推动了汽车消费

现在汽车商家不仅是在4S店里等消费者上门选车,而是通过时尚、集群,更加富有创意的活动、展会来推销自己的品牌。

三、制约汽车消费的因素

虽然近年来潼南区汽车消费市场发展迅速,但与临近区县城市相比,我区汽车消费水平偏低。

(一)交通环境因素的影响

从目前潼南区的情况看,制约汽车消费的交通环境因素主要表现在停车难的现象较为突出,交通拥挤堵塞的问题未有得到根本改变。部分生活住宅区建于本世纪初,居住的楼房没有车库,特别是老城区人口密集,停车位与车辆数不成正比;无论是生活住宅区、商场、市场、超市还是其它公共活动场所,停车位紧缺,停车难的现象较为突出。虽然潼南区近年对城区主干道进行改造,改善了城区交通条件,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上下班交通拥挤堵塞的问题未有得到根本改变。这些都成为有车族的苦恼和突出的社会问题,使许多预期消费者望而却步。

(二)收入对汽车消费的支撑力度有限

缺乏强大的中产阶级,使得汽车消费缺乏后劲。社会保障体系薄弱,由此导致居民收入过多的转化为存款。住房、教育等体制的不完善也克制了居民的消费热情,制约了存款转化为消费的动力,阻碍了汽车这类大宗消费品的销售。

(三)汽车使用成本偏高

汽车使用成本中包含了日常油耗和常规维修保养费用,虽然车市促销一派繁荣,打折信息纷至沓来,但“买车容易养车难”的尴尬境地仍然存在。2017年,我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923元,而对于一般家庭来说,一年的汽车使用成本均在2万元左右,是一项不小的开支。

(四)汽车消费市场不够完善,外流消费严重

根据税务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1-9月全区新缴购置税的车辆为11309台,比15家重点监测企业多6625台,除客车、货运车等营运车和摩托车外,还是有一部分本地有购买力的消费者选择在重庆、成都等高档汽车消费市场购车,这种情况说明了我区汽车消费市场在规模和档次上还不适应消费者的需要。

四、建议措施

1.继续做大做强汽车市场建设。一是要用优惠的政策来吸引大的商家到潼南投资兴业;二是要加强汽车消费市场及配套市场建设,如:汽车消费市场基础设施、汽车保养维护、二手车等市场的规范和建设;三是要加强汽车营销文化建设,努力营造汽车营销的文化氛围,促进汽车消费市场发展。

2.进一步降低养车成本。为使更多家庭买得起车、养得起车,消费者期盼应从验车费、车辆牌照费、车辆保险费、年检费等入

手,进一步降低购车养车成本。

3.加大交通知识和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有关部门应加大交通知识和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市民的素质,增强人们的交通意识,营造安全出行、文明驾车、守法交通的良好社会氛围和交通环境。

此外,要通过提高收入和出台鼓励汽车消费的措施,扩大汽车消费群体,推动汽车消费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