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部门>区统计局>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统计信息>数据发布>进度数据

潼南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日期: 2018-10-29
字体:

潼南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2018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简析

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六稳工作重点”,走好“三条路子”,抓好“三个赋能”,以“四个做大做强”为抓手,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全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一、经济运行情况

全区GDP 255亿元,同比增长7.6%、分别高于全国全市0.9和1.3个百分点。一产业增加值44.62亿元,同比增长4.4%;二产业增加值134.94亿元,同比增长10.0%,其中,工业增加值84.02亿元,同比增长4.8%;建筑业增加值50.92亿元,同比增长19.4%;第三产业增加值75.44亿元,同比增长5.5%。

(一)农业生产形势较好

全区农业总产值62.84亿元,农业增加值44.62亿元,同比增长4.4%。其中,种植业产值47.25亿元,增加值35.23亿元,同比增长4.0%;畜牧业产值9.71亿元,增加值4.99亿元,同比增长1.1%;林业产值达2.66亿元,林业增加值1.92亿元,同比增长19.7%;渔业产值达3.22亿元,渔业增加值2.48亿元,同比增长8.4%。

(二)工业经济运行平稳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规上工业总产值 227.29 亿元,增长10.7%,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60.68亿元,增长44.9%。六大产业集群四升二降,实现总产值206.44亿元,增长20%。智能手机及智能终端产业、环保科技及新材料新能源、农产品加工及绿色健康品和天然气综合利用及精细化工分别增长48.7%、4%、18.8%和13.6%,大众消费品及特色轻工业和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分别下降20.8%和3.4%。

(三)建设领域快速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129.96亿元,增长5.7%,民营和国有投资占比分别为71.6%和28.4%。其中:基础设施投资44.76亿元,增长13.5%;工业投资53.37亿元,增长6.9%;房地产开发投资17.34亿元,下降32.8%。商品房销售面积98.35万平方米,增长6.4%。建筑业增加值 50.92 亿元,同比增长 19.4%。

(四)消费市场活力不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9%。限上法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1%,按消费形态分:餐费收入下降8.7%,商品零售增长6.8%;按地域分:城镇增长5.4%,乡村增长0.4%。

(五)财税金融喜忧参半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84亿元、同比下降10.4%;税收8.74亿元、同比增长10.1%,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63.2%,较去年同期提高14.5个百分点,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2.84亿元,同比下降2.5%。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277.6亿元,增长18.0%;存贷比达到60.5%,较去年同期提高8个百分点。证券交易额下降6.4%;保费收入增长22.5%。

(六)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01元,增长10.0%;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15元,增长8.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76元,增长8.5%。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20,较全市低0.4个百分点,较全国低0.58个百分点。

二、存在问题

(一)“四上”企业停报及负增长继续扩大

目前,全区共有“四上”企业683户(其中规上工业225户,限上商贸业251户,规上服务业101户,资质以内建筑业49户,房地产业57户),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生产要素及人工成本上涨的影响,停报及负增长继续扩大,除房地产外的626家“四上”企业中,停报及负增长企业320家,占比达51.1%、较上半年和去年同期分别提高4.6和18.4个百分点。详情见表1。

表1:全区“四上”企业停报及负增长情况

单位:户

行业

企业总数

新增企业数

停报及负增长企业数

停报及负增长占比(%)

占比较上半年增减(百分点)

较上半年增减(户数)

其中:

停报

规上工业

225

6

130

57

57.8

0.1

3

限上商贸业

251

1

118

76

47.0

8.6

22

限上批零业

190

1

90

65

47.4

8.8

17

限上住餐业

61

0

28

11

45.9

8.2

5

规上服务业

101

0

60

16

59.4

5.9

6

建筑业

49

1

12

4

24.5

1.6

1

合计

626

10

320

153

51.1

4.6

32

(二)工业经济贡献较小

一是拉动减弱,工业增加值84.02亿元,同比增长4.8%,较去年同期、今年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回落5.8、4.1和1.9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为32.9%,较去年同期、今年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下降2.6、3和1.1个百分点;贡献率为20.6%,较去年同期、今年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下降15.9、12和3.6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1.6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今年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回落2.1、1.7和0.6个百分点。二是效益不高,产值增长主要依靠增加值率较低的代加工电子信息产业拉动,增加值率普遍较低,仅15.6%,较全市低3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主营业务利润率为10.1%,较去年同期和今年上半年分别回落1和0.1个百分点。

(三)服务业回落态势明显

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5.5%,较去年同期回落5.7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为29.6%,较去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1.7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降1.1个百分点;对经济的贡献率为22.4%,较去年同期下降5.5个百分点,贡献率不及建筑业的50%。一是商品销售额持续下滑,因批零企业停报65户,新增仅1户,新增较少,无法抵销退库基数,商品销售额下降4.7%,较去年同期回落17.9个百分点;住餐营业额增长13.6%,较去年同期回落6.4个百分点。二是交通运输增长放缓,因高铁快速发展,出行方式变化,非法码头整治等原因,铁路运输不断增长,公路、水路运输有所回落。铁路运输周转量增长15.8%,较去年同期提高3.5个百分点;公路、水路运输周转量增长8.2%,较去年同期回落6.3个百分点。三是规上服务业大幅回落,受文化娱乐行业不景气,广告对公业务减少的影响,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下降2.5%,较去年同期回落32.6个百分点;受城投集团、金潼公司营业收入负增长影响,规模以上非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下降58.0%,较去年同期回落87.7个百分点。

三、工作建议

(一)紧抓升规入统

根据国家局安排,今年“四下”升“四上”只有一次机会,截止时间为10月底,目前仅新增“四上”企业10户。各镇街和行业主管部门要充分利用这次单位清查掌握的资料,将达到规上标准的单位及时升规入统。

(二)把控源头数据

按照国家统计方法制度要求,一切统计数据均以企业财务数据为准,各镇街、部门要按照区府办《关于规范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专题会议纪要》(会议纪要2018-70)要求,10月底前完成企业会计账务的建立和完善;各镇街催促在库企业及时上报统计报表,并认真审核上报数据的逻辑关系。

(三)做好单位清查

单位清查是做好正式普查工作的基础环节,各镇街、部门要认真做好单位清查查漏补缺和数据评估、评审工作,确保普查单位一个不少。

(四)坚持依法统计

各镇街、部门要严格遵守统计法律法规,实事求是,杜绝统计造假、弄虚作假,同时也要防止企业瞒报、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