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月,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3.87亿元,同比增长4.0%,较1-5月下降2.5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降11.3个百分点,增速全市排名第31位。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2.32亿元,同比减少26.7%,降幅较1-5月扩大了17.5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收窄4.8个百分点。
一、 运行特点
(一)一产业投资降幅逐月收窄。
上半年一产业完成投资4.33亿元,同比减19.6%,降幅比1-5月收窄21.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下降146.4个百分点;二产业完成投资35.36亿元,增长2.4%,增速较1-5月下降4.5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下降5.7个百分点;三产业完成投资54.18亿元,增长7.7%,增速较1-5月下降6.1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降26.9个百分点(表1)。
表1 2018年1-6月三次产业投资增速变化情况
增速(%) | |||
一产业 |
二产业 |
三产业 | |
1-2月 |
-59.7 |
20.4 |
32.2 |
1-3月 |
-40.4 |
15.3 |
22.7 |
1-4月 |
-38.6 |
19.1 |
17.8 |
1-5月 |
-40.8 |
6.9 |
13.8 |
1-6月 |
-19.6 |
2.4 |
7.7 |
(二)结构持续调整,第三产业投资仍占主导。
全区上半年三次产业的投资结构由去年同期的6.0:38.3:55.7调整为4.6:37.7:57.7。一、二产业投资占比较去年同期和今年一季度均有所下降,三产业投资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由于三产业投资占比较大,投资贡献率达106.6%,加之三产业投资增速明显高于一二产业,对我区投资增长的拉动率超过4%(表2)。
表2 2018年1-6月三次产业投资占比变化情况
占比(%) | |||
一产业 |
二产业 |
三产业 | |
1-2月 |
6.5 |
36.4 |
57.1 |
1-3月 |
5.7 |
39.8 |
54.6 |
1-4月 |
5.3 |
37.0 |
57.7 |
1-5月 |
4.7 |
39.3 |
56.0 |
1-6月 |
4.6 |
37.7 |
57.7 |
(三)制造业投资贡献突出。
今年以来全区制造业投资完成情况乐观,增速和贡献率均高于基础设施和房地产两大领域。1-6月,全区制造业投资30.24亿元,同比增长9.2%,高于全区投资增速5.2个百分点,拉动投资增长2.8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投资18.28亿元,同比增加10.9% ,除通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负增长外,其余装备制造业均保持高速增长。
(四)民间投资占比逐月提高。
1-6月,全区民间投资完成66.85亿元,同比增长7.6%,高于全区投资增速3.6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完成额占投资总额的71.2%,去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
(五)房地产销售市场持续火爆。
1-6月全区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80.1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4.5%,比去年同期增速高22.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76.7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4.5%,比去年同期增速高42个百分点。
二、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一产业投资占比偏小,从1-6月项目入库情况来看,一产业投资项目新增2个,计划总投资8800万元,占新入库项目计划总投资的0.9%,完成投资1073万元,仅占新入库项目完成投资的0.6%。其余在库续建项目,大多处于停报状态,每月的投资增量严重不足。
(二)新增项目不足。1-6月全区新增投资项目共计60个,同比减少67.03%,计划总投资102.2亿元,同比减少52.26%,本年完成投资10.4亿元,同比减少58.5%。其中5000万元以上新增项目38个,同比减少37.7%,计划总投资97.64亿元,同比减少44.37%,本年完成投资10.12亿元,同比减少54.64%;5000万元以下新增项目22个,同比减少81.82%,计划总投资4.56亿元,同比减少88.16%,本年完成投资0.28亿元,同比减89.72%。
(三)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步伐缓慢。1-6月,全区工业技改投资1.78亿元,同比减少78.4%,技改投资完成额仅占全部总量的1.9%,占比较去年同期下降7.2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投资5.35亿元,同比增14.4%,高耗能投资较其他工业行业投资增速加快。
(四)基础设施领域投入不均衡。1-6月全区基础设施完成投资34.55亿元,同比增5.5%,较全区投资增速高1.5个百分点,拉动投资增长2.0个百分点。其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和交通运输业投资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40.9个百分点、 33.6个百分点,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同比增46.9个百分点,各个领域投入不均衡导致基础设施增长后续乏力。
三、意见建议
(一)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工业发展动力。
加快工业投资步伐,大力实施全面改造提升工业传统产业行动,加强传统产业技改力度,持续发挥传统产业在经济中的支柱作用。加快新兴产业投资进度,形成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不断优化工业经济结构。
(二)积极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进一步加强对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建设要素保障力度,集中力量加快推进交通项目建设进度,助力脱贫攻坚。保持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稳定增长,为生产生活提供优质的基础保障。持续推进水利环境和公共管理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步伐,不断完善城市配套基础设施。
(三)加大资金保障力度。
加大短板领域投资力度,在积极做好风险防控基础上,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拓宽在建项目融资渠道,开创新的融资模式,加大筹融资力度。积极争取国家资金、专项企业债券等支持,发展壮大产业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