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化巡查监管,闭环管控环境问题
全面开展辖区内水生态环境日常巡查工作,累计出动巡查人员150人次,巡查河道长度500余公里,覆盖重点流域、敏感区域。将巡查中发现的20项环境问题全部转交各相关部门、镇街限时整改,严格实行闭环管控。建立定期调度机制,每周对问题整改进度进行跟踪督办,确保整改工作有序推进。截至目前,所有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通过验收销号20项,整改完成率100%。
(二)推进水土流失治理,严格监管责任
结合潼南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方案,实施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等工程,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5平方公里。同时,加强人为水土流失监管,开展专项执法检查4次,查处违规项目6个,督促整改落实,有效遏制人为水土流失现象,提升区域水土保持能力。
(三)筑牢矿山根基,推进矿山生态修复
积极推进历史遗留矿山和关闭矿山生态修复工作,通过科学规划、分类施策,采用合法再利用、自然恢复、工程修复等多种方式,累计投入资金114万元,完成历史遗留矿山和关闭矿山生态修复面积7公顷,超额完成2024年生态修复任务目标,有效改善矿山周边生态环境。
(四)提升森林质量,稳定森林覆盖率
全力推进涪江潼南段“两岸青山·千里林带”提质建设,实施补植补造、森林抚育等工程,累计完成建设任务6.53万亩。通过加强森林资源管护,落实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全区森林覆盖率持续保持稳定,达到27.21%,进一步增强了区域生态系统稳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