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大力推进“治气”重点攻坚任务,大佛街道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组建“治气”专班,成立专项巡逻处置分队,从组织领导、宣传、巡防、预警、处置等多方发力、多措并举,2024年以来收运秸秆杂草2600余吨,现场执法27起,火点数同比减少22%,提前预警处置达31%,“治气”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强化组织领导,拧紧“管”的责任链条
大佛街道完善机制、明确责任,更新完善《露天焚烧专项整治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工作责任、整治措施、经费保障、奖惩考核等要求。同时,专班推进加强调度,严格落实露天禁烧日调度、日通报、日研判机制,实时调度日常巡逻、清运收运等工作开展情况。此外,街道还强化考核严厉追责,建立火点问题台账,专班领导对当日火点最多、累计火点最多的村(社区)进行每日约谈,并对高发、多发、连发村(社区)进行复盘追责。


细化过程管控,落实“禁”的具体举措
阳春三月,是露天焚烧的重点时段,大佛街道细化一系列措施,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管控。
强化事前管控,力争不发生。聚焦宣传引导,通过院坝会、网格群、宣传车、村广播等线下线上形式,常态长效全覆盖宣传,通过干部入户走访再叫应告知,引导群众养成良好习惯。聚焦日常巡逻,调动村干部、党员、网格员、志愿者、群众能动性,联合旅投集团常态化开展巡逻巡查。聚焦清运收运,组建专门收运队伍,结合人居环境整治,清运秸秆、杂草等露天可燃物,从根本上切断火源。
强化事中叫应,联动快处理。深化数字赋能,自主再布局兼顾烟感、热感高空摄像探头2个、累计3个,将监控接入“141”平台,建成露天焚烧智能化监管系统,将实现自动巡逻、自动报警、自动叫应,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火源火点,第一时间叫应到村到人,第一时间实现预警处置。
强化事后执法,确保有震慑。对露天焚烧行为,大佛街道做到每案必查,分类处置。针对日常生活用火,进行再教育再引导;针对故意焚烧行为,通过“潼心共治”微信群通报、乡村治理积分制扣分、处罚金等方式,从快从严从重处罚,形成有效震慑。


优化工作路径,创新“疏”的方法对策
为疏通露天焚烧的工作难点,大佛街道首要解决的是减少产生源头。结合涪江壹村建设,科学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引进智慧农业、观光农业,持续引导群众流转土地,进一步减少分散种植、减轻焚烧隐患。同时,提升处理能力。组织合之缘公司购置破碎机、旋耕机,将秸秆杂草破碎,就地还肥利用。加快投用溪光农业青贮饲料加工项目,目前在试生产阶段,预计今年5月底实现量产,秸秆综合处理能力将达到9万吨/年。最后,完善收购机制。采取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群众参与模式,合之缘公司联合饲料厂,完善秸秆市场化收购收运机制,变政府收运为群众送达,增加群众收入,调动群众积极性,形成长效治理经验。

下一步,大佛街道将持续以“管”、“禁”、“疏”为切入点,紧盯组织领导、过程管控、工作路径等重点环节,抓实抓细各项工作举措,全力以赴为潼南“治气”工作扛牢大佛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