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部门>区生态环境局>政务信息>工作动态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我们在行动——桂林街道构建多维体系,全面管控露天焚烧

日期: 2025-03-31
字体:

为深入贯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切实改善空气质量,桂林街道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成功构建了露天焚烧管控的多维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专班攻坚+数字管控精准滴灌+云端宣教资源转化+科学消纳以及动态巡查+溯源追责四大核心策略,街道全面提升了露天焚烧的管控水平,为辖区居民营造了更加清洁、宜居的生活环境。

专班攻坚与数字管控双核驱动

桂林街道首先组建了“1+24+N”三级包片体系,由主要领导挂帅,全体班子成员牵头24个责任网格,配备142名网格员,实行定岗、定时、定区、定责的管理模式。在攻坚期,街道实行24小时三班轮值制,全天候开展宣传巡查和火情处置工作。同时,街道还打造了基层治理平台的智慧中枢,3名专职调度员依托“141”基层智治系统,整合视频监控、三级预警等数据源,通过线上派单+线下处置+考核倒查机制,实现了火情30秒预警、5分钟签收、15分钟处置的闭环管理,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防控网络。

精准滴灌与云端宣教双驱宣传

在宣传方面,桂林街道实施了精准滴灌机制,组建了24支共104人的专业宣讲队,开展五讲入心行动,即讲危害、讲政策、讲出路、讲措施、讲法责。通过与重点对象签订3000余份《禁烧承诺书》,实现了重点对象的全覆盖。此外,街道还利用83处固定高音喇叭、10台移动宣传车和3架无人机组成声浪网,一早一晚循环播放禁烧宣传内容,覆盖全域。同时,街道建立了24个网格宣教群,及时推送警示案例,并通过辖区LED屏投放禁烧告知,有效提升了群众的禁烧自觉性和认可度。

资源转化与科学消纳双轨处置

在处置体系方面,桂林街道推行了闭环清运机制,在重点区域设置了10处标准化临时堆场,由桂林甲天下集体经济公司实施定期巡查和清运。今年以来,累计转运尾菜、杂草等350吨。此外,街道还创新了生态产业化路径,与3家农业企业建立联营机制,将玉米秸秆加工为青储饲料,资源转化率达到82%。街道还运用3台无烟焚烧炉和2台秸秆粉碎还田机,日均处理藤蔓杂草80吨,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

动态巡查与溯源追责双维执法

在执法方面,桂林街道组建了由87名街道干部、55名村社骨干和10辆巡查车组成的联勤巡查矩阵,实行三色区域分级巡查制,即红色重点区每2小时巡查一次,黄色管控区每4小时巡查一次,绿色常态区每6小时巡查一次。今年以来,累计扑灭初起火情87起,并同步开展了23以案释法现场教育。此外,街道还建立了溯源复盘机制,执法专班运用无人机巡查和固定摄像头,精确录取焚烧视频,精准找到责任人,并严格执行首次警告+二次罚款+三次曝光的阶梯惩戒制度,形成了巡查即教育、点火必追责的强力震慑。

通过这一系列创新举措,桂林街道不仅有效管控了露天焚烧问题,还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展现了基层治理的智慧与力量。

未来,桂林街道将继续深化智慧治理与资源转化体系,优化巡查执法联动机制,持续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效能,凝聚全民参与共识,共建天蓝地绿、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