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稳步推进实验室搬迁,顺利通过资质认定。
新站规划占地7907.3m2,约合11.8亩,建筑面积6998.5m2,其中实验室面积达2138m2。新实验室配备气相气质联用仪、电感耦合质谱联用仪等精密仪器设备,布设合理、功能完善,达到国家的二级二类使用标准。2023年2月启动实验室搬迁,4月通过持证上岗考核,7月重新取得资质认定证书。现有水、气、声、土壤、生物等5类117个参数149个项目的监测分析能力,基本覆盖辖区内工业污染源的污染因子。引进无人机和无人船以及实验室智能管理系统,初步建成了天地一体的生态环境智能监测网络,实现了环境监测从手动乃至智慧化的突破。
二、扎实做好监测工作,助力污染防治攻坚战。
2023年在市生态环境局和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关心指导下,在重庆市潼南区生态环境局的坚强领导下,重庆市潼南区生态环境监测站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勤修内功、深耕厚植,取得较好成绩。下半年编制手工监测报告213份,获有效手工监测数据20284个,每日开展水质数据审核、空气质量预报,提供所需监测数据以及分析材料36份,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序时推进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对市控断面、大中型水库、水功能区、饮用水源、声环境、农村环境等进行例行和调查监测。高效完成污染源监测工作,对51家重点排污单位、重点涉气企业、城区污水处理厂开展监督监测,并对10家日处理20吨以上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开展执法监测。推动完成联合监测工作,与遂宁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对跨界3条河流3个断面开展联合监测。
市控土壤采样
能力验证盲样考核
企业有组织废气监测
与遂宁站开展联合监测
三、深化监测数据运用,有力支撑环境管理决策。
环境质量报告书竞赛连续三年获全市一等奖;污染源监测及排污状况竞赛连续三年获全市二等奖;专题报告《潼南区水生态布局、水生态修复专题报告》、《重庆市潼南区声环境质量监测点位优化调整技术研究报告》分别获专题报告二等奖、三等奖;2023年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综合比武活动获团体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