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部门 > 区生态环境局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建议提案办理

重庆市潼南区生态环境局关于区十八届人大六次会议第181号代表建议的复函

日期: 2025-06-03

陈文轩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建设的建议》(第181号)收悉。感谢您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和维护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截至目前,我区建成村级污水处理设施59座(套),设计处理规模为4060立方米/日,建成配套污水管网90公里,农村200500人以上聚居区基本修建了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居全市前列。全区投入运营49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均交由专业的第三方公司进行运维其中水务集团运维46座、环投集团运维3座。2022年三峡集团PPP项目新建完工10座(套)污水处理设施目前正在调试,尚未正式投入使用

二、主要措施

(一)强化设施升级改造

投入使用的污水处理站修建超过8年以上的有30座,存在处理工艺较为落后、设施设备陈旧和管网破损问题2020年以来利用涪江PPP项目资金或上级补助资金10污水处理厂进行升级改造协调区水务集团通过以奖促治资金对7座村级污水处理厂进行了技改利用农村黑臭水体奖补资金对2座污水处理厂进行技改。通过对村级污水处理站开展一系列提质增效工作,包括优化处理工艺、更新处理设备等,逐步建立起更加完善的生活污水收集管网体系对原本破损的管网进行修补,有效解决了管网老化、破损等问题,从根本上确保了生活污水能够做到应收尽收,彻底杜绝了污水外溢现象的发生,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模式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治理。一优先采用资源化利用的治理模式。加强与区农业农村委沟通,鼓励镇街积极推广节水型、少水型的水冲式厕所,从源头减少农村生活污水乱倒乱排的现象,在此基础上区农业农村委积极对接市级部门,争取农村户厕改造任务,根据农户意愿、地势条件等因素将任务合理安排在各镇村,重点安排在居住集中、污水收集较困难的院落。2024年,我区争取到上级改厕资金440万元,在11个镇改造户厕2310座。二是采用将农村生活污水纳入城镇污水管网的治理模式。强化与区住房城乡建委的沟通协作机制,针对那些距离城镇较近、具备接入条件的村庄,根据实际情况和当地特点,科学合理地推进属地排水管网的改造与新建工作,确保生活污水能够顺利纳入城镇污水管网进行集中处理。通过全面摸排,精心制定了农村生活污水纳管延伸行动计划表。根据计划,将有 10 个镇街的 12 个村社纳入其中,计划铺设或改造的管网总长度达 29.7 公里。

(三)积极包装项目争取资金

一是区生态环境局为切实提升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全力推进农村污水治理(管控)工作精心策划2024 年潼南区2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项目,积极争取市级 “以奖促治” 资金支持2025 年进一步包装潼南区深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项目,积极申请中央农村环境整治资金。二是区住房城乡建委积极策划包装潼南区建城区污水处理厂周边3公里内农村生活污水纳管延伸项目争取城镇水域治理领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类资金支持,进一步改善建城区周边农村生活污水直排、散排和漏排现状,确保生活污水应收尽收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多方协调,争取政策与资金支持。强化与区财政局的沟通协作,进一步加大统筹涉农资金力度,整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振兴等领域的专项资金,将资金分配重点向农村污水管网建设方向倾斜。同时,加强与镇街政府的交流互动,提议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村民以投工投劳、自愿自筹部分资金等方式参与到农村污水收集管网建设中来,弥补农村污水收集管网建设资金缺口,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二)积极探索适宜地方特点的资源化利用模式。秉持就地就近的原则,充分借助农户房前屋后的 “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 等空间,实现农村生活污水的就地消纳与循环利用。农村生活污水经适度处理后,用于土地灌溉、生态补水、农肥利用、生产农资产品及水培产品等,在多个维度实现农村生活污水的资源化价值,推动农村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同共进。

此复函已经彭绪仁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通过回执进行评价,以便我们改进工作。

         重庆市潼南区生态环境局

                                          2025527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