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潼南区生态环境局关于区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126号提案的复函
米永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着力解决潼南空气污染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十八大以来,区生态环境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紧围绕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这一核心要务,攻坚克难,全力以赴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
一、空气质量向好,排名稳定靠前
2018年-2023年空气质量情况。2018年优良天数317天,PM2.5浓度40微克/立方米,居主城都市区第5;2019年年优良天数331天,PM2.5浓度30微克/立方米,居主城都市区第2;2020年优良天数343天,PM2.5浓度27微克/立方米,居主城都市区第4;2021年优良天数329天,PM2.5浓度34微克/立方米,居主城都市区第5;2022年优良天数328天,PM2.5浓度30微克/立方米,居主城都市区第3;2023年优良天数316天,PM2.5浓度36.6微克/立方米,居主城都市区第4。优良天数稳定保持在315天以上,PM2.5浓度仍有改善空间,在主城都市区考核组中成绩理想。
二、建立完善机制,强化组织保障
(一)坚持高位推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早见效“四早”要求,每年定期召开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领导小组会议,不定期召开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研究部署大气污染防治有关工作,区政府常务会议上学习和传达治气方面最新要求及市生态环境局召开的治气会议精神,切实有效防控大气污染。
(二)坚持多方联动。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治气制度,明确各相关单位职能职责,全力打好蓝天保卫站。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潼南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潼大气防治〔2022〕12号)以及每年冬春季颗粒物、夏秋季臭氧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和蓝天行动目标任务,修订了《潼南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22年修订版)》等规范性文件,各部门、镇街多方联动,切实做好扬尘污染、交通污染、生活污染、工业污染、人工增雨等各项工作。
三、部门协同联动,强化联防联控
大气污染源多样,污染物成分复杂,空气质量的改善、大气污染的防治不仅仅是末端治理,更涉及到源头控制,包含了交通污染、扬尘污染、工业废气以及生活污染等领域,优化调整产业、能源、运输结构,突出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聚焦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强化多污染物协同减排,强化区域协同治理、联防联控。
(一)加强交通污染控制。更新、淘汰老旧车740辆/年,路检机动车辆3000余辆/年,严查冒黑烟上路行驶车辆。完成16座/年以上加油站油气回收装置运行情况抽测,建成区8座加油站安装在线监控并联网,提倡夜间加油和卸油。完成辖区898台非道路移动机械环保信息采集和编码登记。
(二)强化扬尘污染控制。加强道路冲洗保洁,主要城市道路基本实现了机械清扫,创建和巩固扬尘控制示范道路10条/年。建立建筑施工企业诚信评价体系和违法违规企业长效约束机制,督促建筑工地落实控尘“十项强制规定”,实行“红黄绿”分类动态管理,创建和巩固扬尘示范工地10个/年。
(三)深化工业污染控制。能源结构不断调整,主要以电和天然气为主,近年来完成工业企业废气深度治理17家,完成共计137蒸吨11台燃煤锅炉淘汰或清洁能源改造、16台天然气锅炉低氮改造;14家砖瓦企业安装在线视频监控设施;开展监督性监测50家次/年;全区涉气企业开展绩效分级、一厂一策和应急减排;清理整治“散乱污”中小微企业726家;严厉打击废气超标排放或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行等行为。
(四)夯实生活污染控制。完成餐饮经营单位油烟检测136家次,对春阳街站周边100家餐饮油烟净化器开展免费清洗;购买14台无烟环保熏制设备,在梓潼、桂林和大佛三个街道设置集中熏制点12个;划定原煤等高污染“禁燃区”和烟花爆竹“禁放区”;建设3个高清瞭望监控,抓拍并及时制止露天焚烧行为3000余起;建成区内建设了15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微站;加强干洗、机动车维修等服务行业管理。
(五)区域污染协同控制。每年接受市级大气督导帮扶检查,及时整改销号。启动空气污染应对预警10余次/年,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和橙色预警各1次;联合合川、遂宁开展大气联防联控检查4次/年,学习交流“治气”经验;与遂宁互通空气质量信息及空气污染应对预警信息100余次/年,为遂潼区域协同治理打下基础。
同时,正如您提案所述,空气质量不断改善面临的难度越来越大,形势越来越严峻。究其原因,不仅仅是体现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影响、居民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和治理方法不够完善等方面,在利用数字科技手段精准治污、监管监测能力建设等方面也需进一步加强。
空气质量的改善不是一蹴而就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任重道远。关于您提出的几点建议,我们将认真研究,结合我区实际,制定相应的措施,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一是压实部门镇街环保责任。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执行“三必须”(管发展的必须管环保,管行业的必须管环保,管生产的必须管环保),按照“区级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强化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的紧密度。二是细化蓝天行动目标任务。健全大气污染防控体系,按照《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和《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要求,明确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任务,制定相应的攻坚方案,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城市绿色节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是优化考核制度督查问效。将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纳入部门、镇街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内容,再优化考核细则,明确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重在抓落实,部门镇街全面发力管控好扬尘、工业、交通、生活等污染。四是增强科技数字智气手段。“治气”攻坚战是一场硬仗、恶仗,“人防+技防”缺一不可,增加人力的同时,还要提升精细化监测监管能力,依靠激光雷达、红外成像、高清瞭望、走航监测等科技手段,23个镇街建设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小型站,形成空气质量监测一张网,及时精准发现污染源,分析判断污染趋势,进而精准施策、科学治污。
此复函已经彭绪仁局长审签,您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我们改进工作。
重庆市潼南区生态环境局
2024年4月15日
(联系人:庞尔雪;联系电话:81658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