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重庆市潼南区法律援助案件评查总结报告
2022年重庆市潼南区法律援助案件评查总结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管理,根据重庆市司法局关于印发《2023年重庆市法律援助案件评查工作方案》的通知,按照《重庆市司法局关于印发〈重庆市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办法〉的通知》(渝司发〔2020〕28号)的要求,重庆市潼南区司法局统筹谋划、精心组织,有序推进案件评查工作。现将评查工作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开展工作情况
为加强对法律援助案件的评查工作,潼南区司法局成立了由分管领导、公共法律服务管理科工作人员、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及各律所律师为成员的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查小组。并以《重庆市法律援助质量评估办法》为主要依据,对照《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查表》、《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查表》的评估指标,对2022年7月至2023年3月办结归档的法律援助案件进行了评查,重点检查案件的委托关系是否依法及时、约见(会见)是否及时有效、法律意见是否准确合规、办理流程是否完整齐备、法律引用是否准确适用、报告通报是否及时全面、案卷归档是否齐全规范等环节和案件实体等内容。本次参与评查人员分为3组,共6人,各小组均采取“一案三查”(查程序、查证据、查结果)的方式开展评查,由评查小组内的2名评查人员独立查阅案卷,分别评查评分,并经组内专家协商一致确定案件等次。
案件评查情况:2022年7月至2023年3月,区法律援助机构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347件,其中民事案件1234件,刑事案件112件,行政案件1件。此次共评查法律援助案件69件(其中民事39件,刑事30件),经评审合格等次的案件有69件,瑕疵案件0件,错案0件。
二、特色亮点做法
案件评查过程中发现,绝大多数案件的主要办案材料都采用电脑制作、打印案件较为规范,各援助案件承办人均能认真提出代理(辩护)意见,尽职尽责完成援助案件,部分援助案件承办人在一个阶段能够会见、约谈两次及两次以上受援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维护了受援人的合法权益。在卷宗归档方面,绝大多数案件承办人能按规定进行分类整理,按一卷一号原则将案件立卷归档,卷内文书材料能按要求收集齐全,排列有序,卷面整洁,装订整齐。从办理结果来看,应当胜诉的案件,均给受援当事人挽回了相应的经济损失或者从判决上确认并保护了其合法权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存在的问题
通过此次案卷质量评查工作,潼南区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总体上较去年有较大提升,基本能够做到归档材料齐全、规范,但仍存在个别案件在证据收集、法律适用、办案程序、办案效果等方面不够完善的问题。
证据收集方面,部分案件约谈记录不充分且证据不完整,证据目录未写明证据来源及证据页码(如重庆道伦(潼南)律师事务所杨全英律师办理的李某某劳务合同纠纷案[2022]民第788号)。
法律适用方面,约见受援人时缺失解答法律咨询、提供初步处理建议、商定办理意见或解决方案,引导合理确定和表达诉求内容(如重庆远博(潼南)律师事务所陈博律师办理的刘某某追索劳动报酬纠纷案[2022]民第675号)。
办案程序方面,约见受援人时,在开庭前未告知庭审程序、法庭组成人员和书记员姓名并询问其是否申请回避(如重庆市潼南区柏梓法律服务所杨洪富法律工作者办理的代某某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案[2022]民第713号。
办案效果方面,对于败诉风险极大的案件,承办人未有充分的告知(如重庆市潼南区梓潼法律服务所张祖英办理的陈某某社会保险待遇纠纷案[2022]民第1329号。
四、下一步工作举措
针对此次法律援助案卷质量评查出来的问题,我们将按照《重庆市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办法》(渝司发〔2023〕16号)文件的相关要求,严把程序关、证据关、结果关,在有效调配律师资源、维护受援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不断提高援助案件的质量。
一是增强思想意识,提升业务能力。不断增强案件承办人服务大局和自觉维护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的意识。要加大对《重庆市法律援助质量评估办法》、《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查表》、《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查表》等相关规定的学习,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二是加大监管力度,规范案件审核。加大对法律援助的监督检查力度,提高法律援助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法律服务需求。加强和规范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工作,进一步做好案件的受理、审批、指派、承办和归档审查等各项环节的工作,保证受援人获得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三是强化工作督导,确保案件质量。切实履行职责,督促各案件承办人按照法律援助有关要求承办案件,及时收集各类入卷材料。严格按照归档要求,指导案件承办人规范装订卷宗,全面提升法律援助案件质量。
法律援助工作是为群众办实事的民心工程,更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服务社会和谐发展的使命要求,我局将进一步认清办案质量是法律援助的生命线,加强案件质量监管,为法律援助工作整体提升贡献正能量。
重庆市潼南区司法局
2023年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