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部门 > 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政策文件

潼农〔2022〕238号 重庆市潼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关于印发潼南区蔬菜标准园建设方案的通知

日期: 2022-08-11


潼农〔2022238


重庆市潼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关于印发潼南区蔬菜标准园建设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要打造渝遂绵优质蔬菜生产带,潼南是重庆主城都市区桥头堡城市之一,也是主城“菜篮子”的核心蔬菜保供基地。为更好更快建设渝遂绵优质蔬菜生产带潼南示范项目,严格落实蔬菜清单,保持产量产能稳定,建设百亿级蔬菜产业集群,建成蔬菜标准园100个,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建设目标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满足城乡鲜菜供应,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重点以涪江流域、琼江流域、浅丘陵地带、渝遂绵高速等为轴线,稳定蔬菜种植面积,到2025年,蔬菜产业结构更优、实力更强、质量更高,稳定蔬菜面积100万亩,蔬菜产量达到210万吨,综合产值突破110亿元,建成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10万亩,蔬菜标准园100个。

二、重点工作

(一)建设任务。各镇街根据自身蔬菜产业发展状况,按照“潼南区各镇街蔬菜产业发展计划表”(附件1)进行科学规划建设。

(二)建设标准。按照“潼南区蔬菜标准园建设规范(试行)”(附件2)进行建设。

(三)经营主体培育。强化政府引导、政策支持、机制创新、公共服务和基础配套,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在蔬菜产业发展、投资建设、产品营销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培育或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蔬菜标准园建设。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蔬菜标准园建设任务负总责,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镇街农业服务中心、产业发展中心具体承担蔬菜标准园建设相关工作。

(二)强化技术服务。区农业农村委指派相关技术人员负责蔬菜标准园的种植技术服务,指导经营主体规划建设蔬菜标准园。

(三)保障金融服务。整合资金,配套金融扶持政策,构建完善的金融、保险、贴息合作机制。引导政策性金融服务机构为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中长期信贷支持,完善农业政策性蔬菜保险制度。

附件:1.潼南区各镇街蔬菜产业发展计划表

2.潼南区蔬菜标准园建设规范(试行)



重庆市潼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2712







附件1

潼南区各镇街蔬菜产业发展计划表

序号

镇 街

2025年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亩)

2022年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亩)

2025年蔬菜标准园(个)

2022年蔬菜标准园(个)

1

梓 潼

4000

2000

5

2

2

桂 林

35000

8000

10

2

3

大 佛

10000

1000

5

1

4

柏 梓

5000

1000

8

1

5

双 江

2000

1000

5

1

6

古 溪

4000

1000

6

2

7

塘 坝

2000

0

2

0

8

小 渡

2000

500

4

1

9

崇 龛

2500

0

5

0

10

卧 佛

1500

0

4

1

11

龙 形

3500

1000

7

2

12

太 安

4000

500

5

2

13

田 家

1000

0

3

0

14

玉 溪

10000

1000

5

1

15

上 和

5000

1000

5

2

16

米 心

1500

1000

5

0

17

新 胜

1000

0

4

1

18

宝 龙

1000

0

2

1

19

群 力

1000

0

2

0

20

别 口

1000

1000

2

0

21

花 岩

1000

0

2

0

22

五 桂

1000

0

2

0

23

寿 桥

1000

0

2

0

合计

100000

20000

100

20





附件2


潼南区蔬菜标准园建设规范试行


一、园地选择

选择生态条件良好,地势平坦高燥,光照充足无遮挡,排灌良好,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集中连片地块。

二、环境条件

交通方便,有充足的灌溉水源,土壤肥沃,保水保肥性能好,耕层厚度≥20cm,土体厚度60-80cm。蔬菜基地空气、灌溉水、土壤中各项污染物含量均符合国家相关蔬菜产地环境条件行业标准。

三、标准园建设规模

适度规模经营,原则上设施蔬菜标准园集中连片面积50亩以上,露地蔬菜标准园集中连片面积100亩以上。

四、基础设施建设

蔬菜标准园基础设施按照“七化”要求(宜机化、水利化、生态化、园田化、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满足“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机能进、物能运、土肥沃、产出高”的生产标准建设。

1排灌设施。基地水源有保证,伏旱季节40天无雨能保灌溉,其他季节70天无雨能保灌溉,灌溉保证率85%以上,提倡节水灌溉(微喷、滴灌等);雨季能排渍,日降雨量150毫米不受淹。可根据栽种蔬菜品种8-10米开深厢,利于灌溉及排水。

2田间道路。生产道路不宽于4米(厚0.20米的C30砼路面)、生产便道宽2米(厚0.15米的C25砼路面)、机耕道不宽于3.5米(泥结碎石路)。

3标准钢架大棚。采用8.0米跨圆弧拱形结构,三卡四纵式。跨度8.0米、顶高2.5-3.0米、肩高1.2-1.5米、长度30-60米,拱间距为1.0米,拱杆插入土深度为0.3米,棚顶部和侧边布置三条纵拉杆。大棚拱杆、纵拉杆、卷膜杆、端立杆均采用φ25mm×1.5mm双热浸镀锌钢管。覆盖材料采用国产优质0.1mm厚长寿无滴膜,或0.08mmPEP薄膜。大棚的两端面各布置4根端立杆和1.7×2.0米门各一扇。配套遮阳网、防虫网、卷膜器。

可根据栽种蔬菜(食用菌)品种及用途,自行设计建造钢架大棚或温室,坚固耐用、性能优良、经济实用。

4.蓄水(发酵)池。结合地形条件,配建满足标准园需求的蓄水(发酵)池,按深2米、因地形确定长、宽度,用M7.5砂浆砌砖,浇筑C15渠底。

5.水肥一体化配套设施。包含首部系统、喷滴灌系统、田间管网等。

6.其他附属设施。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设置办公区、农(资)机具存放区、整理区、包装配送区、冷藏区及上车台、废弃物处理池(或者还田池)等。附属设备一般不得占用耕地,确需占用的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办理设施农业用地备案。

五、栽培管理

1耕作制度。全面推行蔬菜标准化安全生产技术和农机农艺融合生产技术,根据蔬菜生产种类合理安排茬口,绿色高效,科学轮作。

2品种选择。选用抗病、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3育苗要求。集中培育、统一供应优质适龄壮苗,茎粗节短、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4水肥管理。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大力推广滴(喷)灌、水肥一体化节水节肥技术,推广使用有机肥,减少化肥使用量,禁止使用城市垃圾、污泥、工业废渣、工业废水和未经腐熟发酵及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

5病虫防控。采用绿色防控技术,露地蔬菜全面应用杀虫灯、性诱剂、黄板蓝板等病虫物理防控技术,设施蔬菜全面应用防虫网、粘虫色板及夏季高温闷棚消毒等生态栽培技术。科学安全用药,农药以高效低毒生物药剂为主,严格控制化学农药用量和采收安全间隔期,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药,严禁使用未经核准登记的农药,农药的使用应严格执行国家标准。。

6采收上市。按照兼顾产量、品质、效益和保鲜期的原则,适时采收;严格执行农药、化肥施用后采收安全间隔期,不合格的产品不得采收上市。

7田园清理。将残枝落叶等废弃物和杂草清理干净,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保持田园清洁。尾菜采取直接还田、堆沤等方式进行资源化利用。废旧农膜等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全部回收。

六、产品安全

1质量安全。产品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要求或行业标准,配合、接受区级等部门质量安全抽检并合格。

2产品认证。有条件的积极争取通过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GAP认证及地理标志登记。

七、质量管理

1农业投入品管理。建立农业投入品管理制度,农业投入品(农药、化肥、种子及农机具等)购买、存放、使用及包装容器回收处理,建立进出库档案。

2生产档案记录。建立生产档案记录制度,生产档案本详细记载使用农业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档案记录保存二年以上。

3质量可追溯。建立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对标准园内生产者和产品实行统一编码管理,统一包装和标识,有条件的要实现产品质量信息自动化查询。

八、其他要求

树立创建标牌。按照统一的标牌大小、格式和内容,树立标牌,标明标准园规模、目标、关键技术、技术负责人、工作责任人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