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部门 > 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乡村振兴 > 工作情况

“禾下乘凉” 潼南“巨型稻”丰收啦!

日期: 2025-08-26

又到一年水稻丰收季,在上和镇团山村30亩水田里,一片“高个子”水稻正迎风摇曳。这不是普通水稻,是由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团队研发的“巨型稻6号”,目前已陆续开镰收割。

走进田间,抬头仰望,稻穗沉甸甸地垂挂于顶端,叶片宽大浓绿,根系粗壮有力。人行其中,竟可穿行于稻丛之下,真正实现“禾下乘凉”的诗意画面。与常规水稻相比,“巨型稻”的稻株不仅身形高大、叶片宽阔,连稻穗都显得格外饱满。

“我们村今年试种了30亩‘巨型稻’,预计亩产在700公斤左右,总产量将达到21000公斤。”上和镇团山村党支部副书记李建说。

据了解,“巨型稻6号”由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历时多年选育而成,具有抗倒伏、耐病虫、产量高、生态效益好等多重优势。株高通常在1.8米至2.2米之间,而每穗稻谷粒数可达350—450粒,远高于普通水稻,极具推广潜力。

“‘巨型稻’最大的优势,一是产量高,可达到最高理论产量,二是秸秆量、生物量丰富,每亩湿秸秆可达到4-5吨,还可回收再利用,因此深受老百姓的欢迎。”中科院亚热带研究所博士曹伟介绍道。

推广优良品种是推动农作物增产增收的重要动力。近年来,我区积极探索特色粮食种植新模式,鼓励优化育种选择,实现了水稻亩产量的大幅提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