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征集潼南区“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征文及作品的启事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地名是一座城市的名片。潼南历史悠久,人文厚重,是革命先驱杨誾公、第四任国家主席杨尚昆的故乡,拥有杨誾公故里景区、大佛寺景区、陈抟故里、世界第一室内饰金大佛、“全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双江古镇、西南地区最长的人工运河和保存最完好的清代民居建筑群等自然人文景观。呈现好、展示好、宣传好潼南优秀的历史文化、地名文化和红色文化,是潼南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区民政局现面向全社会开展地名故事、地名征文和红色地名文化作品征集活动。
一、活动主旨
立足我区地名管理现状和地名文化特征,讲好地名故事、丰富地名文化,延续红色文脉、传承红色基因,完善地名信息、留存乡愁记忆,进一步提升地名信息化服务水平,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满足人民群众对各类地名信息的需求,让人民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二、征集范围
潼南辖区内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和纪念意义,且历史悠久的地名,特别是红色文化地名。
三、征集要求
(一)地名文化作品。蕴含有丰富自然地理知识和优秀思想理念、人文道德规范等精神内涵的地名,范围包括古城(都)、古县、古镇、古村落、少数民族语、著名山川河流、近现代重要地名等续存和消失的历史地名。
(二)红色文化地名作品。利用图片、文字和视频等形式展示地名来历、含义和沿革,要求贴合红色地名文化宣传主题,讲述红色地名与红色事迹,传承红色故事、宣扬红色精神。
四、征集方式
(一)社会征集
本次活动征集时间自公告发布之日起至2021年5月1日止。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参与活动。
联系人及方式:区民政局社会事务和区划地名科,王恩平,联系电话:81655017,电子邮箱:554503195@qq.com。
(二)专家评审
2020年5月10日前,主办单位组织区级有关部门和专家代表对征集到的意见建议进行专题评审。
(三)结果公布
2020年6月30日前,主办单位在潼南报刊、网站等媒体就征集活动评审结果进行公布。
五、征集采用
(一)本次活动所征集的地名文化作品特别是红色地名作品将择优选择几篇,向市级部门申报重庆市第二批历史文化地名。
(二)由相关部门和专家代表评审的出来的优秀作品,区民政局将给予一定精神和物质奖励。
附件:报送红色文化地名作品要求
附件
报送红色文化地名作品要求
一、总体要求
(一)贴合红色地名文化宣传主题,讲述红色地名与红色事迹,传承红色故事、宣扬红色精神。
(二)须为未公开发表的原创性作品,拥有独立、完整、明确、无争议的知识产权,并不侵犯第三人的包括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在内的合法权益。
(三)每件作品需提供作者资料(姓名、单位、电话),署名作者一般不超过3人。
二、具体要求
(一)红色地名故事
1.语言流畅,人物正面,事迹客观真实,杜绝虚构类写作。
2.文稿项目(按书写顺序)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全称、正文、参考文献。
3.文稿格式:题目小二号黑体,正文四号宋体,参考文献小四号宋体。正文段落设置为首行缩进2字符,1.5倍行间距。
4.文稿保存为word格式,字数以2000字以内为宜。
(二)红色地名摄影作品
1.应配备200字以内简要文字说明,介绍拍摄时间、地点,地名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如来历含义、历史典故等)。
2.场景真实、形象生动、情感真实,单幅、组照不限,组照限制每组不超过8幅作品。
3.不得对原始画面内容进行增加或删减,在后期制作中,只可对影调和色彩等进行适度调整,并以不违背拍摄对象客观真实属性为准。
4.作品为JPG格式,每幅作品的文件量不大于500K,长边要求600~1000像素。
(三)红色地名海报
1.类型为静态海报,作品尺寸长100cm,宽70cm,RGB模式,JPG格式,300dpi,不超过15MB,竖版为宜。
2.作品保留高精度的设计原图(如AI、CDR、PSD,300dpi以上)及设计稿原件。
(四)红色地名短视频
作品用横屏方式拍摄或制作,在开头出现片名,在片尾出现创作者名字。有对话或独白时需配字幕,字幕须行文规范,无错别字。画面要求色彩平衡自然,无模糊和抖动现象。声音音质清晰,无明显噪音,播放流畅、稳定。时长控制在1分钟以内,大小不超过2G。视频压缩成MP4格式,720P以上清晰度。
(五)每件作品需提供作者资料(姓名、单位、电话),署名作者一般不超过3人。
以上作品请发送至:554503195@qq.com。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