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青竹荟” | 教育系统青年人才座谈会召开: 以青春之力拔节,为教育发展赋能
9月19日上午,潼南“青竹荟”之教育系统2025年青年人才座谈会在区教委召开。区教委相关领导,区教委党群科、人事科、教育团工委负责人,以及教育系统青年人才代表齐聚一堂,共话教育初心,共探青年人才成长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会议现场
会议伊始,全体参会人员共同学习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工作方向。

教育团工委书记曾巾力组织学习相关文件精神
在青年人才代表发言环节,三位代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分享了“如竹扎根”的奋斗故事与“向上生长”的成长感悟。

潼南一中团委副书记王嘉晨围绕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讲述了如何创新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热情,让红色基因在青少年心中扎根。

大佛小学大队辅导员郭怡岐聚焦工作实践,分享了“行走的思政课”特色德育品牌项目。

职教中心讲师吉超则结合三年援藏经历,讲述了援藏丹心育桃李的动人故事。
随后的自由交流环节氛围热烈,参会青年围绕会议主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教育教学、青年人才成长等话题积极建言献策。

现场自由交流发言



区委教育工委委员、教科所所长袁利讲话
会议最后,区委教育工委委员、教科所所长袁利发表讲话,她对教育系统青年人才提出三点希望:
一是筑牢“能干事”的政治底色,做学生的“引路人”。要以“五心强教·铸魂育人”的党建品牌为引领,要以强烈的紧迫感加强理论武装,成为党的先进理论宣传者和青年思想引领者,让“听党话、跟党走”成为青年群体的自觉行动。
二是锤炼“善成事”的实践本领,做工作的“实干家”。教育工作容不得“虚活”,青年工作更要“接地气”,要立足“五育并举”育人体系,像“青竹扎根”一样深耕教学一线,提升干事创业能力。
三是涵养“敢干事”的担当精神,做难题的“破局人”。面对工作中“硬骨头”,要拿出“竹”一样的韧性,勇于迎难而上,既要做学生成长的“贴心人”,更要做破解教育难题的“先行者”,用冲劲和智慧将工作“堵点”变成“亮点”。
此次座谈会不仅搭建了“领导听心声、青年献智慧”的桥梁,也是潼南“青竹荟”之教育系统“节”出青年养成计划的一次阶段性交流。会议形成的经验成果将被分类梳理,融入后续人才培养的具体举措中,让青年智慧直接转化为人才成长的“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