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备受瞩目的潼南区中小学生基本生存能力培育行动计划2025年第一期启动仪式在潼南职教中心(闇公校区)隆重举行。来自全区26所中小学的1500余名学生、班主任、教官及相关工作人员齐聚一堂,共同开启为期7天的全封闭式生存能力提升之旅。据悉,本期学员将分批次接受系统化、实战化的培训,第二期也将紧随其后展开。

启动仪式现场
仪式上,潼南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区教委副主任高国利为活动庄严授旗,区职教中心党委书记李红锦代表承办单位接旗。高国利向参训学生提出四点希望:一是以“求知若渴”的态度投入学习;二是以“挑战自我”的勇气面对困难;三是以“安全第一”的意识规范行为;四是以“体悟爱国情怀”的心境参与教育。她勉励同学们通过持续积累能力、不断滋养精神,真正成长为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少年。

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区教委副主任高国利讲话
作为本次培育行动的实施主体,区职教中心党委副书记、校长杨宇代表学校郑重承诺:学校已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培育工作高质量、高效率、高安全运行,做到准备充分、保障有力、服务暖心。杨宇强调,“壮‘体能’是生存的基础,强‘技能’是生存的根本,培‘智能’是生存的前提”,学校将持续做好这三篇文章,全面提升学生的基本生存能力。

区职教中心党委副书记、校长杨宇讲话
本次培育行动由潼南区教委主办、区职教中心承办,是一项大型暑期公益活动。培训采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的方式,内容涵盖五大核心模块,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生存技能、增强安全意识、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学游泳——强体防溺,提升自救互救能力: 在专业教练指导下,学生学习游泳理论与技能,从源头减少溺水风险,增强水上生存能力。

学灭火——防患未然,增强火灾应对本领: 通过知识讲座、逃生演练和灭火器实操,让学生掌握火灾预防与应急处置方法。

学防卫——强身护己,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以军体拳和格斗技巧训练为主,增强学生体能和应变能力,有效提升在暴力威胁下的自保能力。

学急救——掌握技能,提升应急救护水平: 通过理论讲解与情景模拟(如心肺复苏CPR),切实提升学生应对突发伤病的救助能力,为生命护航。

学劳动——动手实践,培养自理自立精神: 通过包饺子、下面条、洗衣服、做清洁、叠被子等日常劳动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增强自理能力、自信心与责任感。
在延续往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2025年的培育行动进一步融入了爱国主义教育元素。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四知堂、杨氏民宅等区内红色教育基地,让学生直观深入地了解党的光辉历程,感受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从而坚定理想信念,激发爱国热情与责任担当。
同时,为促进家校共育,各班班主任将积极运用新媒体手段,记录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点滴,既保障学生独立体验生活的空间,也让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孩子动态,共同见证成长。
潼南区中小学生生存能力培育行动计划自2018年试点启动,2019年全面铺开,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七年,累计培训学生超过两万名,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可复制推广的“潼南模式”。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基本生存能力培育行动不仅是技能的提升,更是一次别开生面的生命教育实践。我们期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全方位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综合素质,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未来,潼南区将继续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培训体系,创新方式方法,深入挖掘鲜活经验,持续推进中小学生基本生存能力培育工作走深走实,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潼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