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保障汛期道路通行安全,潼南区交通事务中心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提前启动防汛保畅机制,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是强化风险意识,超前部署。全面加强道路、桥梁、隧道等交通设施巡查监测,预判强降雨影响。同时,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坚持底线思维,确保闻“汛”而动、快速响应。
二是应急处置与科学防范并重。既强调第一时间果断处置突发险情,最大限度减少损失,防止次生灾害;也着眼长远,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应急预案、充实物资储备等举措,持续提升交通系统防灾减灾韧性,确保道路畅通。
6月18日,G351线K2-588+500段发生边坡塌方,中心负责人立即率队赶赴现场,全面排查处置风险。6月30日,中心副主任付晓能在巡查G246国道时,发现K92+600处树木倒塌阻断交通,巡查组当即徒手清理树枝、疏导车辆,迅速消除重大安全隐患。
据了解,6月,中心累计投入巡查人员约180人/日、车辆6台,排查整治道路隐患10余处,清扫路面3380余万平方米,排查涵洞639处、疏通115道,清理塌方986立方米,转运堆积物2940立方米,疏通边沟554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