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潼南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我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印发〈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的通知》(中发〔2021〕33号)、《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的通知》(厅字〔2019〕28号)及市委依法治市办和区委依法治区办工作要求,现将我委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党建引领,法治治理水平再上台阶。一是公司治理体制更加规范。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经济的全面领导,强化对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总体谋划、统筹协调、督促落实,形成区委统一领导、组织部牵头抓总、国资委党委具体指导和日常管理,企业党组织履职尽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企业治理结构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按照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党组织书记和董事长一肩挑,“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实现全覆盖。二是支部建设更加标准。打造支部规范化建设,5家国企11个支部规范化达100%。印发《潼南区区属国有重点企业“四强四好”党支部建设实施办法(试行)》,打造“四强四好”党支部,优化调整党支部5个。三是清廉企业建设更加多元。全面推进清廉国企建设,以国企子公司为单元打造更多清廉细胞,向市国资委报送优秀案例2次、8篇。
(二)法治助力,“三攻坚一盘活”改革取得实效。
1、聚焦重点,国企改革攻坚取得实效。一是聚焦“止损治亏”。全覆盖排查区属国企“出血点”,分层分类穿透式开展经营状况和收益分析,“一企一策”制定实施风险防范化解及改革方案,排查出35户亏损企业“出血点”52个,制定“止血”措施62条,坚决阻断风险蔓延。截至12月,35户亏损企业全面实现扭亏,超额完成市级目标任务。二是聚焦“瘦身健体”。全面实行“户头、人头”双控,建立总量管控机制,严格控制新增法人,严控员工无序增长。优化管控模式和组织架构,减少机构重叠和职能交叉,建立扁平高效管理模式,企业管理层级控制在3级以内。加大处置出清力度,逐户摸清资产、债务、涉诉等情况,研判建立企业压减进度清单。截至2024年底,已压减法人企业30户,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三是聚焦“提质增效”。深入开展国企提效增能行动、合规体系提升年行动,进一步明确企业主责主业,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持续拓展新业务、新空间。2024年,区属国有企业营业收入33.7亿元、资产负债率56.9%;利润总额6.4亿元、同比增速13.1%,超过市级不低于10%的要求;劳动生产总值同比增速24.9%,超过市级不低于20%要求。开展企业专业化重组整合,战略性重组区城发集团,提升信用评级,实现我区“AA+”主体信用评级“零突破”。
2、厘清边界,政企分离改革全面完成。一是理顺政企关系。全覆盖开展全区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调查摸底行动,有效摸排4个区级部门及街道出资实控5户企业,精准锁定全区改革对象。完成党政机关针对其所属企业国有资产的管理事项剥离,实现了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职责回归到位。有序推进涉改企业依法重组整合、规范管理,稳妥实施涉改3户企业28名人员的划转安置工作,确保了改革工作的平稳过渡。二是精准定位脱钩。根据企业功能定位、经营状况和发展方向,“一企一策”制定“脱钩”路径,“集中划转、重组整合”3户,“关闭注销、止损退出”2户,“脱钩率”“集中统一监管率”“僵尸企业出清率”均达100%。三是顺利通过验收评价。接受市里对我区涉改企业验收“回头看”检查工作,通过对改革完成时效、程序合法合规等10项评价指标的全面评估,改革成效总体情况好,不存在纸面分离、数字分离、虚假分离的现象。
3、多措并举,国资盘活富有成效。一是做好核算入账。充分运用全区国有资产调查摸底成果,通过国有资产盘活管理平台,实现全区待盘活资产信息化、清单化,形成资产调查摸底清单、核算入账清单、权属登记清单、资产盘活清单,资产核算入账9.08亿,入账率100%。二是创新确权颁证方式。开通绿色通道,针对确权登记办证,建立“完全具备、初步具备、暂不具备”登记条件的土地房屋3类台账,创新“二有三无直接办理”和“两缺容缺办理”方法,已完成房屋土地确权164宗,面积45.71万平方米,确权率100%。三是加大盘活资产力度。动态更新待盘活资产清单,按照“三个一批”的处置原则,分类逐笔进行盘活。截至2024年底,盘活国有资产72.98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43.46%;回收资金35.07亿元,完成率141.35%。
4、持续推进,“三改一加强”全面启动。一是启动“三改一加强”工作。印发工作实施方案,推进国有企业开展“三改一加强”相关工作。2024年底前,全面完成止损治亏、瘦身健体、重组整合、风险化解任务,实现国有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3.1%。二是有序开展监事会改革。制定监事会改革方案,稳步推进监事会体制改革。截止2024年底,区属国有企业已全部撤销集团公司监事会和监事,集团层面全面完成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建设,原监事会相关职能划入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三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转发公司章程指引,指导区属国有企业完成集团公司章程修订,科学设置集团公司内设机构,完善法人治理机构。截止2024年底,区属国企已全部完成了章程修订。
二、2024年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国资委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对法治政府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认真研究制定年度普法计划,将依法行政、依法监管、依法治企贯穿全年工作,积极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班子成员带头遵纪守法,进一步树牢依法行政思维,相关业务科室具体对区属国有企业法治建设工作进行督促指导。委机关全体人员遵纪守法,全年未发生一起违法乱纪行为。
(二)扎实开展学法普法宣传教育。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集中学法制度,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委会及干部职工大会学习内容。根据区普法办工作计划安排,结合区国资委职责和区属国企实际以及区国资委年度普法计划,有序推进国资国企系统普法宣传和政策解读。2024年,重点围绕《区国资委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开展专题讲座、普法宣传和政策解读活动100余次,积极组织全体在编人员参加普法考试并全部合格通过。
(三)落实依法行政工作。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制度,凡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及大额资金支出等都经党委会讨论决定,确保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对需要进行公示的党务、政务信息,及时上墙张贴,扩大党内民主、广泛接受监督、确保依法行政。区国资委机关聘请了外部法律顾问,区属国有重点企业全覆盖配备纪委书记和法务人员。充分运用法律顾问加强对重大决策、重大合同以及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进一步提高区国资委依法决策、依法办事的水平,进一步健全区属国企法治建设工作体系,增强法律风险防范能力。2024年未收到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
三、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过去一年里,我委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不足之处:一是法治建设工作任务艰巨。目前区国资系统还存在法律人才短缺,部分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存在法律意识淡薄问题,知法、守法和依法决策的水平不够高。二是国资系统法治能力需进一步提升。由于法律法规多,干部职工学习不全面不系统,运用法律法规妥善处理纠纷和履行职责的能力有待提高,普法教育与具体的法治实践活动融会贯通还需加强。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思路和目标举措
2025年,区国资委将继续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实区委十四届历次全会和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持续强化法治思维,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推进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工作。
一是加大力度纵深推进国企改革。以“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推进国企改组优化、加强国企内部基础管理、提升国资监管能力、常态化推动清廉国企建设”五方面举措,结合《2025年全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目标任务,主动担当作为,全力攻坚克难,持续推动完成国资国企改革攻坚各项目标任务。
二是继续做好普法工作。持续落实“八五”普法工作,以法律进机关、进企业活动为载体,围绕《区国资委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大力加强国资监管队伍和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治教育,提高依法监管水平。
三是进一步推进法治培训。推进干部职工法治教育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丰富学法的平台,通过开展集中培训、邀请专家讲座、组织参加法庭庭审,组织法治培训班、开展干部在线学习等活动,不断增强学习效果,为促进全区法治宣传工作,加快建设法治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