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部门 > 区规划自然资源局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基层政务公开 > 国土空间规划领域 > 规划编制 > 总体规划

《重庆市潼南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2021—2035年)》草案解读

日期: 2023-03-06

一、编制背景及过程

按照《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和《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重庆市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做好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意见》的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潼南区于2019年启动《重庆市潼南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工作。经过近4年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多轮反复调整完善,经历了规划初稿、征求意见、三区三线划定、完善提升4个阶段。编制期间共汇报对接30余次,征集部门、专家意见6轮,向区领导专题汇报6次,收集并回复意见400余条,在充分吸纳部门、专家、公众意见后,形成规划成果。

二、《规划》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聚焦区委1356”总体部署,立足潼南区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整体谋划全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统筹各类资源与要素配置,着力建设产城景融合发展的桥头堡城市。

三、规划原则

一是坚持耕地保护、粮食安全。坚持耕地保护优先,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强化耕地“三位一体”保护,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加强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和建设,提高耕地质量和生态功能,打造更高水平的粮食产区。

二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保护好方山丘陵的生态本底,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持续开展国土绿化,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优化空间、产业、能源结构,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

三是坚持区域协同、城乡统筹。充分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庆市都市圈建设要求,全面落实重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要求,推进区域交通互联互通、区域产业协同分工、区域基础设施协同共建、流域生态共保共治,发挥联动周边的桥头堡作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城市提升和城乡公共资源合理配置,高标准建设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品质提升。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塑造城田相融、蓝绿交织的优美格局,使城市在自然中有机生长,努力建设高颜值山清水秀美丽潼南。提供高质量公共服务,建设产城融合、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郊区新城。多维度展示巴渝人文魅力,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五是坚持多规合一,有效实施。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强化“规划统筹”和“统筹规划”,加强部门合作、上下联动,让规划凝聚社会共识,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实施导向相结合,提升国土空间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促进城市集约节约,内涵式发展。

四、主要特点

《规划》立足我区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谋划战略定位和目标,把生态和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城乡融合,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功能配套,强化规划实施保障。主要有4方面特点:

一是落实1356总体部署,优化区域格局。落实区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的1356总体部署和区十四五规划发展目标,确定了产城景融合发展的桥头堡城市总体定位,提出构建一园两带三区现代农业空间格局,两片两廊多点生态空间格局,一核三支多点网络化的城镇空间格局,形成一江两岸、三轴四片的城市空间格局,提出南强、北优、东拓、西控城市发展策略,全面推进我区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

二是坚持综合统筹,强化底线约束。以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数据为基础,分析资源环境禀赋特点,细化和完善主体功能区,统筹山体、水系、林地、湿地、草地、生物多样性,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科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

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查找梳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重点优化人口、产业空间布局,强化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保障,保护传承历史文化,塑造特色风貌。

四是坚持多规合一,确保规划能用、管用、好用。以形成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为目标,统一底图、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平台,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评估体系,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