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潼南区公安局
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4年,潼南区公安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公安工作会议、全国公安厅局长座谈会、平安重庆建设大会、全市公安工作会议等会议精神,坚持“稳进增效、除险固安、改革突破、惠民强企”工作导向,认真履行法治政府建设职能,持续深化法治公安建设,为公安执法全环节全链条全周期赋能提质,高质量推进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确保了全区政治安全和社会大局持续稳定,法治公安建设再上新台阶。现将我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
区公安局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持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深化党纪学习教育,区局党委开展“第一议题”学习22次、中心组学习11次,带动各基层党支部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开展理论学习1095场次。依托政法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轮训领导干部培训班,分2期开展全覆盖式政治轮训,区局党委班子成员和各单位“一把手”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锻造新时代政法铁军”为主题深入开展集中学习和交流研讨。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区公安局主要负责人始终把法治公安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常抓不懈,多次主持召开区局党委会议、局长办公会研究部署法治公安建设重点工作,全面传达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对公安执法的系列重要论述及重要讲话精神,传达贯彻上级领导、上级机关在法治公安建设、执法规范化建设等方面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重要会议、重要文件精神和研究审议区公安局在全面依法治区重点任务的推进情况,在法治公安建设、执法规范化建设等方面遇到的重大问题、部署的重点工作、起草的重要文件等法治建设工作事项。坚持将法治公安建设作为“班子工程”,将学法守法用法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重要内容,将推进法治建设工作情况作为年终述职内容,主要领导和局党委班子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述法,确保年年有总结、有进展、有成效。
三、深化警务合作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区公安局充分发挥川渝“桥头堡”区位优势,与遂宁、资阳、武胜等四川毗邻地区公安机关共签订川渝警务合作机制、协议62个;协同遂宁、资阳等四川警方推进水域联巡、政务服务、网络联防等事项,建成川渝首个“遂潼毗邻地区水上警务合作中心”,试点建立4个“遂潼毗邻区公安政务服务分中心”,开展遂潼网络安全攻防实战联合演习,构建川渝联防共治新模式;全面推行37项公安政务服务“川渝通办”,推进两地互惠、服务共享,全面推进先行区户口迁移“一站式”办理,推动实现车驾管业务川渝通办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涉及电子监控违法处理、交通违法缴纳罚款、机动车驾驶证核发等,新增试行摩托车注册登记“川渝一证通办”,累计为两地群众提供交管服务2.5万余次。
四、重拳打击整治违法犯罪有效净化社会治安环境
坚持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高压严打盗抢骗、黄赌毒、走私偷渡等各类违法犯罪,聚焦食品、药品安全、生态环境领域突出违法犯罪,纵深推进反电诈攻坚,以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为牵引,全区平安建设总体呈现“六降四升、三个100%”良好态势,其中刑事、侵财、九类涉恶案件立案分别同比下降37.67%、46.49%、70.27%,刑事、治安、九类街面警情分别同比下降33.02%、28.27%和35.61%,盗窃破案率、入室盗窃破案率、盗抢返还率、电诈返还率分别同比增加14.89、12.93、35.49和33.83个百分点,命案、八类案件、性侵案件破案率均达100%,侦破经济类、食药环类等涉民生领域违法犯罪43起,移送起诉64人,挽回经济损失610余万元。
五、全力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深化“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改革,高效实现“全民反诈”“娱乐场所监管”“网约房管理”等事件三级贯通;主动融入“141”基层智治和全区党建统领“双网共治”体系,推动全局1200余名民警、辅警进驻1892个线下“微单元”、线上“云网格”,实现“一村一警、一格一警”;务实推进“补点扫盲”“雪亮乡村”等建设工程,自建铁路沿线、高速服务区等公共视频监控230路,整合社会单位视频监控3237路;实行“街面三级巡防处一体化”机制,建立“派出所控面、交巡警巡线、特警队快处、专巡队补位”的街面巡防模式,日均投入巡逻警力90余人相互补位、全时覆盖,及时推送专巡组处置街面警情1936起,盗窃车内财物、盗窃机动车、殴打他人三类警情分别同比下降45.45%、29.88%、37.27%;锚定“减量控大”目标,查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20.7万起,交通事故亡人数、伤人数分别同比下降25%、14.09%,未发生较大以上道路交通事故;日均出动警力1千余人次,对全区161所学校落实高峰“护学岗”措施,就近就快处置涉校警情323起、化解涉校纠纷43起;滚动排查学校医院4635校(家)次、行业场所2713家次、重点单位1.75万家次,清零整改“三防”、消防隐患1588处;联合镇街、卫健、司法等力量,采用“日常巡查+管控处置+闭环督办”工作模式,针对全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吸毒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等治安高危人员10084名,落实入户排查、分级列管、联合处置等措施,三类人员所涉刑事发案同比下降31.64%。
六、完善执法监督管理体系提升执法安全规范水平
区公安局以完善执法监督管理、运行机制为基础,初步构建了执法办案部门、法制部门的多层级执法监督管理体系。全力推进“法制员+”工作机制,在警情数和案件数量大的办案部门拟建案管室,围绕案管室建设和法制员履职,由法制员、办案部门案管室民警和辅警专职履行对“接处警、受立案、案件进度、案件质量、案卷、办案场所、涉案财物”管理的“6+1”项执法管理工作职责,按照日清、周结工作要求日常动态开展巡查和结果通报,2024年发布通报53期。持续深化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标准化、智能化建设运用,持续推动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提质增效,在全市率先扩大进入中心办理案件范围,要求所有刑事案件一律进入中心办理,除三类行政案件外,其余行政案件一律进入中心办理,执法规范化水平持续提升。
七、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创新开展普法活动
区公安局紧贴执法实战需求,以开展“端正执法思想提升法律素养规范执法行为”大学习大培训为契机,组织民警集中培训5次,旁听法院庭审1次;围绕公安机关职能职责全面开展宪法宣传周、网络安全宣传周、“110”宣传日、“515”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626”国际禁毒日、“122”全国交通安全日宣传活动;拍摄《上春山》《无中生友》两部禁毒微电影,分获2024第五届川渝法治微电影征集展播活动一、二等奖;区公安局成立“冬琴护苗”工作室,依托“1+3+7+N”多维联管未成年人新模式,形成“冬琴护苗”联盟,组织法治副校长(辅导员)深入辖区校园,联合家庭、学校、社会,以集中宣讲、观看展板、样品展示、示范演练、知识竞答等多种方式,开展防欺凌、防暴力、防侵犯、防诈骗、禁高空抛物等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心理疏导、情绪化解、关怀教育等宣传活动349场次,警校联动应急演练57次。
八、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的工作措施
2024年,潼南区公安局虽然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部分民警法治观念、意识和能力素质有待提高;面对执法新情况新态势,治理措施手段不多,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仍存在差距;法治服务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下一步,区公安局将按照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求,多维度发力,持续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
一是强化民警法治素养培育。定期组织系统性、针对性强的法治培训课程,邀请法律专家、业务骨干授课,并建立常态化的监测评估机制,将法治素养作为民警考评的重要依据,激励民警主动提升法治观念、意识和能力素质。
二是进一步创新执法治理手段。深入分析执法新情况新态势,针对利用网络实施的违法犯罪活动、民刑交叉案件的办理等,积极借鉴先进经验,充分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实现精准执法、高效执法,缩小与人民群众新期待的差距。
三是提升法治服务经济的水平。加强与辖区企业的沟通交流,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主动了解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法律需求,主动履行公安机关职能依法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