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潼南区2024年1—6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
关于潼南区2024年1—6月财政预算
执行情况的报告
—2024年7月29日在区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
区财政局局长 代正旭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潼南区2024年1—6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今年以来,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全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市委、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六届四次、五次全会部署和区委十四届七次全会精神,按照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突出稳进增效、除险固安、改革突破、惠民强企工作导向,着力落实积极财政政策、统筹整合财政资源、全面深化财政改革、提升财政管理效能,扎实做好生财、聚财、理财、管财各项工作,为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1-6月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1-6月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6.96亿元,为年初预算的44.6%,同比增长15.7%,增幅排名全市第17名。其中:税收收入完成4.62亿元,为年初预算的38.5%,同比增长1.2%,增幅列全市第20位;非税收入完成12.34亿元,为年初预算的47.5%,同比增长22.3%,增幅列全市第24位。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6.80亿元,为年初预算的39.0%,同比增长2.3%。其中:“三保”支出16.6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45.3%。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1-6月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3.36亿元,为年初预算的8%,同比下降55.9%。其中:土地出让收入完成2.81亿元,配套费完成0.22亿元。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6.78亿元,为年初预算的32.6%,同比下降16.4%。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1-6月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0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0亿元。
二、政府债务情况
截至2024年6月底,全区政府债务余额149.05亿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50.93亿元(含外债2.89亿元),专项债务余额98.12亿元。偿还债券本金6亿元(再融资债券5.8亿元,本级安排0.2亿元),新增专项债券5亿元,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的债务限额内,处于黄色区域,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三、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是我们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潼南建设从全面部署到纵深推进的重要之年,更是全区上下一心改革求变、攻坚突破的奋斗之年,面对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我们坚持以八个方面重点工作为抓手,推动财政工作构筑新格局、迈上新台阶。
(一)坚持以“聚财力、保支出”为重点,强化科学统筹调度,财政收支呈现新态势
一是收入组织更加有力。围绕年初目标早谋划、早部署,及时分解收入目标任务,成立专班强化日常分析调度,不断增强组织收入的主动性、前瞻性,动态监测重点税源,分类落实欠税欠费处置方案,做实做细收入征管工作,确保应收尽收,上半年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96亿元,同比增长15.7%。二是对上争取更加有效。吃深吃透、用好用活上级政策,加大对上联络沟通力度,切实做好项目包装及前期申报。截至6月底,累计到位上级转移支付资金31.1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一般转移支付28.47亿元,专项转移支付2.63亿元。累计争取增发国债资金13.66亿元,统筹用于补充全区重点项目。三是“过紧日子”举措更加扎实。坚持节约就是增收的思维导向,按照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严格控制“三公”经费、严格预算刚性约束,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有保有压、节用裕民,上半年压减一般性项目支出3600万元,把有限财力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四是财政支出更加强劲。着力推进公共财政体制建设,在保障“三保”的基础上,优先保障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领域的投入,上半年财政支出达43.5亿元,其中:“三保”支出16.67亿元、项目支出13亿元,有效保障了“三保”底线和双航、火车站改造、数字重庆、公立医院建设等区内重点项目。
(二)坚持以“强主体、激活力”为重点,持续助企减负纾困,惠企帮扶积蓄新动能
一是企业发展有力支持。打出缓税减负、政策奖补等系列“组合拳”,财政、税务部门协同共进,累计新增退减缓各项税费1.14亿元,惠及纳税人、缴费人1.5万户/次。持续用好用活工业18条科技奖励等重点领域、重点项目企业扶持政策,上半年累计落实2543万元用于提升产业发展能级、支持科技创新、兑现奖励奖补等领域,安排高新区财政体制补助1.34亿元用于兑现招引企业优惠政策,持续推动“涪江奔腾”计划实施,壮大“3+3+N”现代制造业集群,以真金白银、真招硬招有力提振市场发展信心。二是企业困难有效纾解。落实创业担保贷款贴息资金268.25万元,其中:2023年贴息资金144.50万元,助力企业获得贷款4816.55万元;2024年贴息资金123.75万元,预计助力企业获得贷款5000万元。三是商贸文旅持续回暖。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不断加大对文化旅游产业的财政投入力度,落实资金2720万元,全力支持文旅体融合发展,落实旅行社团队游支持政策,推动新型经营主体乡村农旅融合,助力涪江中国年、“柠”聚力、龙舟赛等活动开展,着力打造潼南品牌,文化体育娱乐业规上企业扭亏为盈,我区被央视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栏目评为全国最热目的地城市之一。
(三)坚持以“扬优势、创特色”为重点,切实服务中心大局,改革创新激发新活力
一是优化政府投资基金助推“涪江奔腾”计划。推进重庆中垦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增资扩募,支持打造农产品精深加工高地,已同渝富高质基金达成合作共识,由潼南区转让3亿元份额,有效减轻我区出资压力;联合渝富高质基金、长江证券谋划设立汽车零部件产业基金,以股权投资基金为载体,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符合产业政策的领域开展投资,支持打造中国汽车第一后市场,目前已拟定合作协议。二是推进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改革。今年我区以全市第一的评分通过初审,已上报财政部审核纳入2024年度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全市3个),通过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全周期的普惠金融服务生态,有效解决我区三农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三是推进市级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在获批全市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的基础上,聚焦富民乡村产业发展、数字乡村发展、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治理等机制创新,按照“一年开局起步、两年实现突破、三年形成经验”的总体目标,力争到2025年底基本形成“2镇16村”试点区域“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发展新格局。四是探索推进双城经济圈财税体制改革。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积极推动遂潼一体化,会同遂宁市,按照共建项目5:5的分担(分享)比例,建立了跨区域财政投入机制和跨区域财税利益分享机制,有效支持园区建设。
(四)坚持以“增福祉、惠民生”为重点,支持保障服务供给,民生实事谱写新篇章
一是夯实公共卫生服务。落实资金4313.17万元支持重疾防控、妇儿保健及精神卫生工作,落实基本公卫资金5557.9万元、重大公卫资金1219.15万元,基本公卫服务补助增至94元/人。落实资金10146万元支持乡镇卫生院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落实资金33787万元支持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全面夯实了公共卫生服务基础,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障水平。二是兜牢兜实民生底线。持续巩固拓展基本医保参保覆盖面,落实居民医保区级补贴资金4489万元,补助金额由2023年640元增至670元/人,保障医保待遇落实落地。落实困难群众救助资金17561.1万元,落实高龄老年人津贴资金1292万元,落实高龄失能老年人补贴资金494万元,落实儿童福利资金466万元,落实计划生育相关资金2558万元。筹措优抚对象生活及医疗补助资金14254万元,落实义务兵家庭优待资金1399.29万元,全面兜牢兜实了民生底线,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三是切实缓解就业矛盾。落实就业资金6698万元,支付失业保险基金1360万元,落实技能提升资金208万元,退役安置资金1955.11万元,统筹安排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援助“解三难”资金287.74万元,显著缓解了就业矛盾,增强了社会稳定性和民众福祉。
(五)坚持以“保投入、促均衡”为重点,优先保障教育支出,教育发展构筑新高地
一是教育投入持续增加。围绕我区2024-2026年学校布局规划,严格落实“两个只增不减”要求,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创建,配合支持高中教育普及攻坚计划,严格执行幼儿园收费新标准。二是学校运转保障有力。科学安排教育经费支出,确保教育经费使用高效能,落实资金14.46亿元,保障教师工资按时发放,保障生均经费向农村薄弱学校和农村小规模学校倾斜,及时兑现乡村教师补贴,支持教师继续教育,保障学校后勤运行。三是硬件设施持续优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理念,持续改善教育基础设施,落实义务教育薄弱能力提升资金2356万元、校舍维修资金1669万元。四是教育资助落实到位。执行好各类教育贫困家庭学生资助、补助政策,落实营养改善资金2064万元、各类教育资助2658万元。同时,精准发放各类教育贫困家庭学生资助、补助资金,落实资金500万元、募集资金5000多万元,专项用于贫困师生救助。
(六)坚持以“强基础、促治理”为重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城乡共荣培塑新局面
一是支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筹措农业资金,上半年争取上级资金10.37亿元(增发国债资金4.7亿元),同比增长158.92%,不断加大城乡建设投入资金统筹调度力度。落实乡村衔接补助资金1.32亿元,同比增长10%,精准分配75%的衔接资金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重、乡村振兴底子薄的镇村,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二是支持城乡融合发展。落实资金2.06亿元用于老旧小区、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以及廉租房、公租房和保障房建设。落实资金1539万元用于传统村落保护、美丽宜居示范乡镇、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等和谐乡村建设项目。落实资金2.38亿元用于城区清扫保洁、市政管护、垃圾清理处置等城区生活品质工程。落实资金3.22亿元用于公路养护及建设,补贴公交和农村客运车辆,城市品质逐步提升。三是支持公共服务能力提升。落实资金1.76亿元用于水、土、废弃物和大气污染防治,支持环境治理体系及能力建设。落实资金9303万元推进治安稳定,落实资金5944万元提升应急救灾能力,落实资金1.97亿元抓好涉粮保供,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安全、稳定、优质的生活环境和服务保障。
(七)坚持以“保安全、守底线”为重点,着力抓实债务管控,风险防范取得新成效
一是防范政府债务风险。通过多跨协同用好项目库,组织常态化申报,实施规范化审核,切实提高债券项目成熟度、可行性,从源头上防范债务风险。优化债券资金投后管理,对专项债券项目穿透式监测,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债券资金使用效益。争取再融资债券额度10.21亿元、到位5.8亿元,确保法定债券按时足额还本付息。二是坚决完成化债任务。严格落实化债方案,积极主动对上争取,强化债务新发、接续、偿还的管理工作,并通过招商引资、产业集聚、培植财源等抓手,增强财政增长的可持续性,提升化解债务能力。三是强国企债务管理。严格按照“三资”管理文件,督促各债务主体提前安排债务接续计划,定期召集国企,研判可能出现的债务风险点,提前汇总分析各国企偿债资金来源,确保平台公司债务正常接续,守住不发生债务违约的底线。
(八)坚持以“促规范、严纪律”为重点,深化财政监管职能,财会监督彰显新作为
一是政府采购全面提升。严格执行采购预算,执行采购项目77笔4096余万元、节约率3.23%,会同区公安局、潼南市场监管局开展2023年政府采购领域“四类”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发现问题2个,并全面完成整改。二是惠农惠民资金阳光运行。累计纳入“一卡通”系统的补贴政策清单34个,纳入个数比市局规定多12个;累计通过“一卡通”系统发放补贴7.65亿元,覆盖人群48万人,累计发放249万人次。三是投资评审效能增强。完成工程建设及货物采购项目投资审核84个,送审7.33亿元,审减率12.90%;完成土地成本核查4宗,面积324.92亩,核实金额1.42亿元;在重大重点项目投资管控中,对农业科技城2023年乡村振兴示范建设项目审减1109万元,琼江重庆段防洪综合治理工程审减5828万元。四是财会监督逐步完善。制定《2024年会计信息质量监督检查方案》,将违规发放津补贴和公务员精算工资津补贴清退情况作为重点检查项目,已完成82个预算单位自查,上报问题41个,已启动16个预算单位现场核查工作;完成492个预算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合格率100%。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上半年,全区财政运行总体平稳,但受诸多方面因素叠加影响,加之支出的刚性需求不断增长,收支矛盾持续凸显,预算平衡十分困难,财政运行风险不容忽视。
(一)财源基础薄弱,收入质量不高。受经济下行、减税降费、土地市场持续低迷等因素叠加影响,加之全区税收规模较小、税源分散、缺乏支柱型产业以及纳税大户,导致税收基数较低,恢复性增长非常缓慢。全区100万元以上的纳税企业不足200户,且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园区制造业税收仅占23%。上半年税收收入完成4.62亿元,仅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27.2%,税收占比较低,收入质量不高;非税收入主要来源于国有资产处置,难以长期维持,无法形成可用财力。
(二)刚性支出较大,收支平衡困难。全年预计增支7亿元,主要涉及人员性调资调待、债务还本付息、刚性项目支出等。2024年年初预算区本级收入80.85亿元,相关支出已全部安排。截至目前本级收入已完成20.31亿元,仅占年初预算的25.1%,还剩余60.54亿元需完成。只有在全额完成年初收入任务的基础上,方能确保收支平衡。
(三)对上争取不足,国有资源紧缺。针对增发国债、新增政府债券以及上级专项资金,各区直部门对政策吃得不透,向上对接争取的主动性不强,策划、包装项目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到位国债、债券和上级转移支付额度较少。长期以来,区内国企融资主要利用资源为土地、房产、政府特许经营权等,目前能继续用作企业抵押贷款的政府资源已十分短缺,利用政府资源包装设计新项目融资难度不断增加,导致融资慢、融资难。
五、下一步重点工作计划
下半年,全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决策部署,继续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充分树立“大财政”意识、“大团结”观念,坚持站位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发展服务全局,培植财源抓收入、优化结构保重点、统管结合防风险,确保财政持续平稳健康运行,为新时代新征程新潼南建设持续注入财政动能,力助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启航新篇章。
(一)聚焦强主体,全面施策提振产业,千方百计培财源
一是以政府投资基金助推“涪江奔腾”计划。持续用好用活重庆中垦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支持全区食品及农产品加工、农业科技、农文旅融合等行业领域提振,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落地,以股权投资、基金招商的方式,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高地建设进程。联合渝富高质基金、长江证券谋划设立汽车零部件产业基金,投向潼南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促进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轻量化、智能网联系统、汽车零部件等领域产业链发展,通过充分发挥“投资+投行”的综合金融服务优势,以股权投资基金为载体,支持打造中国汽车第一后市场。二是积极财税政策支持产业发展。持续用好用活工业18条科技奖励等重点领域、重点项目企业扶持政策,提供税收减免、研发补贴、资金奖励、金融支持等优惠,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支持出台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引进政策,招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落户潼南,为高精尖企业提供人才支撑。积极响应上级相关政策,推动“两新”工作落实落地,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方式,激发消费市场活力。三是探索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继续联合遂宁市财政局向市财政局、省财政厅争取,参照高竹新区模式,争取税收政策支持,有效支持园区建设。深化园区开发区财政体制改革,逐步提高高新区综合规划、服务企业能力,服务支撑打造成渝地区中部崛起增长极。
(二)聚焦促增收,全力开源挖潜增收,多措并举强征管
一是紧盯税收12亿元目标。督促税务部门抓好建安、油气资源等重点税收,完善招商引资企业税收履约机制,强化“亩均论英雄”考核措施,督促税务部门对高新区1500户重点企业进行精细管理,进一步加强对成品油、农产品、餐饮住宿等重点领域的专项核查清理,抓实税收。二是狠抓非税收入。督促税务、住建、规资等部门对潼州府第、中骏、万达等5家公司所欠土地出让金,以及全区12个项目所欠配套费采取分类处置措施,必要时移交司法部门依法征收;充分运用全区国有资产调查摸底成果,分类盘活国有资产资源,规范管理一批、处置变现一批、高效转换一批。三是抓好土地出让。积极推进老城三所一队城市更新项目、电力高专周边住宅用地等区内已成熟地块土地供应,做好序时出让计划;充分利用加油站、充电桩等特许经营权项目,完善土地征拆,加快闲散用地出让,促进土地资源有效利用。四是提升对上争取效能。财政、发改协助相关单位,以打造成渝地区中部崛起增长极、实施“涪江奔腾”计划建设“制造强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服务支持全市“六个区”的新使命、新任务,统一聘请专业中介机构,着力包装储备一批重大投资和可感可及民生实事项目,争取中央和市级资金、政府债券、国债等资金支持;建立对上争资立项激励专项资金,鼓励各部门积极对上争取,确保对上紧密联系。
(三)聚焦强平衡,持续优化支出结构,统筹调度保平稳
一是严格财政支出管理。严格执行中纪委关于公务接待最新相关要求,制定细化公务接待相关规定,落实差旅住宿、伙食、用车费用交纳制度。严格落实财政部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压减“三公”经费、压减会议和培训经费执行标准、压减节编经费预算、压减低效无效资金、压减部门(单位)存量资金、严控新增支出,将节约下来的资金全部用于保障财政平稳运行。二是着力优化支出结构。确立“保工资、保基本民生、保运转、促发展”的支出顺序,在保障“三保”的基础上,优先保障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领域,在财政“紧平衡”状态下寻求发展空间,既坚决保障好刚性支出,又有效支持区委、区政府重点项目建设和重要政策决策落实。三是强化预算刚性约束。严格执行年初人大批准的预算,非经法定程序不随意调整,不超预算、无预算安排支出。严格执行各类支出标准,不在年度执行中调整支出标准、支出事项。原则上年度执行中不新增追加预算,确需增加的临时性、应急性支出,优先在部门预算内统筹保障,或通过以后年度预算安排。年度中确实无法调剂的,履行规范的预算安排程序,新增支出超过500万元以上的,由区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后执行。
(四)聚焦防风险,系统推进债务管理,统管结合守底线
一是做大财力提高债务承受能力。把增加财政收入、增强偿债能力,作为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的根本保障,在合理管控政府债务的同时,通过招商引资、产业集聚、培植财源等抓手,增强财力增长的可持续性,提升债务融资能力。努力做大综合财力分母数值的同时,在债务限额内科学把握新增债务额度,确保分子与分母保持在合理空间,实现利用债券资金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二是强化监管提升债券资金效益。统筹运用好专项债券拉动投资、推进经济增长的效能,协调相关部门合理制定项目资金平衡方案,提前储备好项目,提高专项债券申报质量。做到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坚持“补短板、惠民生”导向谋划、申报、建设好项目,既保证债券资金用在刀刃上,又有效通过债券资金覆盖腾退财力用于“三保”。强化项目实施日常监管,督促债券使用单位加快项目进度,及时解决过程中遇到问题和困难,尽快形成实物量,按序时支付债券资金,发挥债券资金效益。三是盘活国资化解财政困难和政府性债务。摸清存量国有资产资源形态、权属、价值、状态等底数,结合外部环境等客观条件,充分发挥政府国有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强化部门统筹协调,按市场化经营规则,采取特许经营权转让、闲置资产出租出售等方式,做好分类处置和有效利用,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做大财政收入,逐步化解财政困难和政府性债务。四是防止国企债务爆雷。严格按照“三资”管理文件,督促各债务主体提前安排债务接续计划,会同区金融办、区国资委定期召集国企,研判可能出现的债务风险点,提前汇总分析各国企偿债资金来源,全面分析研判可能出现的债务风险点,督促国企尽自己最大限度化解债务,确保地方债务正常接续,守住不发生债务违约的底线。
附件:潼南区2024年1-6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表
附件
潼南区2024年1-6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表
2024年7月
目 录
1.2024年1—6月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执行表
2.2024年1—6月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表
3.2024年1—6月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表
4.2024年1—6月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执行表
5.2024年1—6月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执行表
6.2024年1—6月区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执行表
附表1
2024年1-6月 | |||||
|
|
|
单位:万元 | ||
收入 |
预算数 |
执行数 |
执行数为 预算数的% |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合计 |
380,000 |
169,553 |
44.6 | ||
一、税收收入 |
120,000 |
46,167 |
38.5 | ||
增值税 |
39000 |
17,177 |
44.0 | ||
企业所得税 |
10400 |
4,976 |
47.8 | ||
个人所得税 |
3720 |
1,553 |
41.7 | ||
营业税 |
|
|
| ||
资源税 |
7000 |
2,159 |
30.8 | ||
城市维护建设税 |
9100 |
3,494 |
38.4 | ||
房产税 |
5600 |
2,790 |
49.8 | ||
印花税 |
3800 |
1,404 |
36.9 | ||
城镇土地使用税 |
12430 |
4,647 |
37.4 | ||
土地增值税 |
5,800 |
4,235 |
73.0 | ||
耕地占用税 |
9000 |
289 |
3.2 | ||
契税 |
14000 |
3,352 |
23.9 | ||
环境保护税 |
150 |
90 |
60.0 | ||
其他税收 |
|
1 |
| ||
二、非税收入 |
260,000 |
123,386 |
47.5 | ||
专项收入 |
4,200 |
4,197 |
99.9 | ||
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
8,800 |
7,508 |
85.3 | ||
罚没收入 |
5,000 |
2,993 |
59.9 | ||
捐赠收入 |
|
|
| ||
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 |
240000 |
108,138 |
45.1 | ||
政府住房基金收入 |
|
400 |
| ||
其他收入 |
2000 |
150 |
7.5 | ||
附表2
2024年1-6月 | ||||||
|
|
|
|
单位:万元 | ||
科目编码 |
支出 |
预算数 |
执行数 |
执行数为 预算数的% | ||
|
合计 |
943,313 |
368,005 |
39.0 | ||
201 |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
100,254 |
51,641 |
51.5 | ||
203 |
国防支出 |
411 |
|
| ||
204 |
公共安全支出 |
33,009 |
12,335 |
37.4 | ||
205 |
教育支出 |
165,876 |
68,509 |
41.3 | ||
206 |
科学技术支出 |
12,452 |
10,583 |
85.0 | ||
207 |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 |
11,569 |
5,644 |
48.8 | ||
208 |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
112,275 |
50,006 |
44.5 | ||
210 |
卫生健康支出 |
60,052 |
21,863 |
36.4 | ||
211 |
节能环保支出 |
31,677 |
12,737 |
40.2 | ||
212 |
城乡社区支出 |
55,151 |
22,408 |
40.6 | ||
213 |
农林水支出 |
243,686 |
72,261 |
29.7 | ||
214 |
交通运输支出 |
29,791 |
14,222 |
47.7 | ||
215 |
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 |
2,490 |
913 |
36.7 | ||
216 |
商业服务业等支出 |
2,005 |
273 |
13.6 | ||
217 |
金融支出 |
549 |
25 |
4.6 | ||
220 |
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 |
3,412 |
265 |
7.8 | ||
221 |
住房保障支出 |
31,604 |
12,847 |
40.6 | ||
222 |
粮油物资储备支出 |
617 |
9 |
1.5 | ||
224 |
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 |
22,011 |
4,003 |
18.2 | ||
227 |
预备费 |
9,500 |
|
| ||
232 |
债务付息支出 |
14,920 |
7,460 |
50.0 | ||
233 |
债务发行费用支出 |
2 |
1 |
50.0 | ||
附表3
2024年1-6月 | |||||
|
|
|
|
单位:万元 | |
科目编码 |
支出 |
预算数 |
执行数 |
执行数为 预算数的% | |
|
合计 |
887,137 |
338,893 |
38.2 | |
201 |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
82,701 |
41,338 |
50.0 | |
203 |
国防支出 |
411 |
|
| |
204 |
公共安全支出 |
32,340 |
12,136 |
37.5 | |
205 |
教育支出 |
165,876 |
68,509 |
41.3 | |
206 |
科学技术支出 |
12,442 |
10,583 |
85.1 | |
207 |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 |
10,530 |
5,208 |
49.5 | |
208 |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
103,630 |
45,843 |
44.2 | |
210 |
卫生健康支出 |
57,895 |
21,041 |
36.3 | |
211 |
节能环保支出 |
30,731 |
12,737 |
41.4 | |
212 |
城乡社区支出 |
53,231 |
19,155 |
36.0 | |
213 |
农林水支出 |
222,728 |
63,839 |
28.7 | |
214 |
交通运输支出 |
29,791 |
14,222 |
47.7 | |
215 |
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 |
2,490 |
892 |
35.8 | |
216 |
商业服务业等支出 |
2,005 |
273 |
13.6 | |
217 |
金融支出 |
549 |
25 |
4.6 | |
220 |
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 |
3,412 |
265 |
7.8 | |
221 |
住房保障支出 |
29,713 |
11,578 |
39.0 | |
222 |
粮油物资储备支出 |
617 |
9 |
1.5 | |
224 |
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 |
21,624 |
3,779 |
17.5 | |
227 |
预备费 |
9,500 |
|
| |
232 |
债务付息支出 |
14,920 |
7,460 |
50.0 | |
233 |
债务发行费用支出 |
2 |
1 |
50.0 | |
附表4
2024年1-6月 | |||||
|
|
|
单位:万元 | ||
收入 |
预算数 |
执行数 |
执行数为 预算数的% | ||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合计 |
420,000 |
33,619 |
8.0 | ||
农网还贷资金收入 |
|
|
| ||
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 |
|
|
| ||
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 |
|
|
| ||
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 |
|
|
| ||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 |
400,000 |
28,073 |
7.0 | ||
大中型水库库区基金收入 |
|
|
| ||
彩票公益金收入 |
|
|
| ||
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 |
5,000 |
2,200 |
44.0 | ||
小型水库移民扶助基金收入 |
|
|
| ||
污水处理费收入 |
|
|
| ||
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 |
|
3,163 |
| ||
其他地方自行试点项目收益专项债券对应项目专项收入 |
15,000 |
183 |
1.2 | ||
附表5
2024年1—6月 | |||||
|
|
|
单位:万元 | ||
科目编码 |
支出 |
预算数 |
执行数 |
执行数为 预算数的% | |
|
合计 |
207,860 |
67,838 |
32.6 | |
206 |
科学技术支出 |
|
|
| |
207 |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 |
|
|
| |
211 |
节能环保支出 |
|
|
| |
212 |
城乡社区支出 |
167,120 |
65,940 |
39.5 | |
213 |
农林水支出 |
5,520 |
941 |
17.0 | |
214 |
交通运输支出 |
|
|
| |
215 |
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 |
|
|
| |
217 |
金融支出 |
|
|
| |
229 |
其他支出 |
3,368 |
957 |
28.4 | |
232 |
债务付息支出 |
31,850 |
|
| |
233 |
债务发行费用支出 |
3 |
|
| |
234 |
抗疫特别国债安排的支出 |
|
|
| |
附表6
2024年1—6月 | |||||
|
|
|
单位:万元 | ||
科目编码 |
支出 |
预算数 |
执行数 |
执行数为 预算数的% | |
|
合计 |
206,818 |
66,833 |
32.3 | |
206 |
科学技术支出 |
|
|
| |
207 |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 |
|
|
| |
211 |
节能环保支出 |
|
|
| |
212 |
城乡社区支出 |
166,138 |
64,956 |
39.1 | |
213 |
农林水支出 |
5,520 |
941 |
17.0 | |
214 |
交通运输支出 |
|
|
| |
215 |
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 |
|
|
| |
217 |
金融支出 |
|
|
| |
229 |
其他支出 |
3,307 |
937 |
28.3 | |
232 |
债务付息支出 |
31,850 |
|
| |
233 |
债务发行费用支出 |
3 |
|
| |
234 |
抗疫特别国债安排的支出 |
|
|
| |
重庆市潼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7月25日印发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