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强化数据筑基。依托一体化公共数据平台,全覆盖编目、归集物联感知设备14.6万余个,全部接入区治理中心,约占全区感知数据资源的75%,收集“水电气讯路桥隧”等城市运行支撑数据项840余类、数据60余万条,市政设施智慧化监测覆盖率达70%。
二是强化应用赋能。梳理供水、照明、绿化等核心业务20项,完成“智慧桥隧”“渝路智管”“渝城灯靓”“轨道智管”等应用贯通25个,大力推进供水管线数字孪生建设,全量数据归集率达100%。
三是强化场景建设。积极谋划打造区级特色应用,完成“生命通道保畅”“化粪池监测”等7个“一件事”场景策划和实施试点,“生命通道保畅”已在80个小区接入物联感知设备571个,纳管294个小区、1190条通道信息,实现在“渝快政”“渝快办”两端运行,进入“一地创新、全市共享”名录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