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区高新区管委会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政务信息 > 工作动态

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让企业轻装上阵加速成长

日期:2025-04-27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生存发展的土壤,也是经济软实力、区域竞争力、市场源动力的具体体现。近年来,潼南区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之举,坚持有为政府有效市场相结合,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全力打造创新生态,让企业办事更省心、投资更放心、经营更舒心。

“只需提交申请,没有多跑一次路,一次性就把事情办好,这样的效率值得点赞!”近日,刚拿到营业执照的陈女士对潼南高新区综合服务中心全过程“一站式服务”赞不绝口。
  陈女士告诉记者,从资料提交到审核通过,工作人员带着她一步步办理相关手续,事无巨细,十分周到贴心。
  在一个窗口提交材料,就能办理多项业务。这是全区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的生动实践。去年五月,潼南高新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正式成立,集审批、金融、人才、税务、政策、法律、志愿服务7大功能板块,建设企业全生命周期“一门受理、一站办理、一口反馈”的管家式服务体系,通过“多跨协同”数字赋能聚力实现“企业办事不出园”,为高新区企业提供全链条、全过程、全天候便捷服务。
  “目前中心已入驻发展改革委、经济信息委、人力社保局等10余个单位,集成企业开办、投资审批、备案许可等50余项,大多是涉及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高频事项。”潼南高新区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屈全介绍,2024年,中心协助办理工商信息证明、刻章、税务登记等项目落户前期事项278余件次,跟踪并协助企业办理环评、安评、方案设计等建设前期手续160件次,协助企业办理施工用水电、生产用水电气报装等要素保障事项122件次。
  屈全表示,通过跨部门跨区域的“多跨协同”,有力推动了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快办”转变。接下来,将持续拓展“一件事一次办”清单,纵深推进“一窗受理、集成办理”,深化“川渝通办”“跨省通办”,全力提升政务服务效能,让企业办事更便捷,发展更顺心。
  创新,是企业直面市场的竞争力,也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重要引擎。
  日前,记者走进潼南高新区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干净整洁、宽敞明亮是给人的第一印象。移步换景,共享会客厅、多功能路演厅、数字化展示区、灵活办公区等功能配套一应俱全,特别是成果展示平台上,展出的不同企业在各自领域处于尖端地位的产品、技术更是让人耳目一新、目不暇接。
  “哪怕只有一个创意,或者只掌握一种技术,都可以来这里扬帆远航。”孵化中心负责人陈玲介绍,为帮助怀揣科技成果的创业者实现梦想,中心以物理空间为基础,从“空间、社群、服务”三个维度出发,为创业者提供从创业想法到入“壳”孵化,再至成果转化的“全生命周期”孵化服务。
  秉持服务创新创业、服务科技型企业发展理念,孵化中心立足高新区以及全区“3+3+N”产业发展实际,创新打造“办公空间+创业帮扶+导师辅导+资源链接”的孵化模式,持续完善共享会客厅、多功能路演厅、数字化展示区等功能配套,协同“政产学研”链接关键资源要素,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举措,助力创新主体的科技成果实现了最大市场价值。
  “从入驻、创业辅导,到政策申报、资源对接,孵化中心的全方位服务,让企业有更多精力专注于技术创新和业务发展。”重庆汉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员工李路雪说。
  作为一家从事智能辐射探测与成像、智能医疗电子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的创新企业,在孵化中心的精准帮助下,汉果智能自主研发的智能探测与成像产品已申请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先后获得了国际高新成果交易会优秀产品奖、中国光学十大进展和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国家金奖等。
  让青年创业有平台,科技创新有保障,企业发展有空间。截至目前,孵化中心在孵企业已达64家,培育重庆市科技型入库企业35家,国家科技中小企业25家,新带动创业就业260余人。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潼南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树牢抓营商环境就是抓发展的意识,以改革“硬举措”优化营商“软环境”,大力营造更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产业生态,让企业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进一步激发全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